- 苏政;于月通;朱婷婷;陀海欣;李静;吴静;刘鹏;彭健;齐萌;
[目的]对羔羊腹泻粪便样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了解其耐药性和致病性特征。[方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额敏县某养羊场采集腹泻羔羊肛拭子样本4份,使用高盐甘露醇培养基(MSA)选择性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属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分析分离菌株对9类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PCR法检测分离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建立昆明系小白鼠腹腔感染模型,开展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试验。[结果]从4份羔羊腹泻样本中分离到1株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株在MSA培养基上形成有光泽、中度隆起、金黄色或柠檬色的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可见分离菌株为革兰阳性,呈葡萄串状排列;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分离菌株的序列与我国湖南省长沙市猪肺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序列的相似性为100%;结合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鉴定该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噻吩、利福平和红霉素耐药,对庆大霉素、阿奇霉素、氯霉素、诺氟沙星、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敏感。在检测的8类20种毒力基因中,该菌株携带sea、seg、sei、eta、clfA和clfB基因。该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2.24×10~8CFU/mL,死亡小鼠脏器病理变化明显。[结论]从额敏县某养羊场羔羊腹泻样本中分离鉴定到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表型,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具有一定致病性。研究结果为该地区羊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的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2024年04期 v.45;No.289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5 ] |[阅读次数:7 ] - 朱婷婷;曹梦雅;司俊飞;张振杰;张旭;苏政;刘鹏;彭健;齐萌;
[目的]掌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以下称第九师)肉牛泰勒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从第九师161团、163团、164团和165团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或养殖户,分别采集肉牛抗凝血48、22、25、23份,其中,规模化养殖肉牛48份,散养肉牛70份,提取血液全基因组DNA。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法对肉牛全血DNA样本分别进行环形泰勒虫、东方泰勒虫、中华泰勒虫检测,通过序列比对鉴定泰勒原虫种类,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种类遗传进化分析。采用χ2检验法分析不同采样地点、不同饲养模式下肉牛泰勒原虫的感染率差异。[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在118份肉牛血液DNA样本中,检测出泰勒原虫阳性样本82份,感染率为69.49%(82/118);检测到的阳性样本均为东方泰勒虫,未检测到环形泰勒虫和中华泰勒虫。第九师161团、163团、164团和165团肉牛的泰勒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9.17%(14/48)、95.45%(21/22)、96.00%(24/25)和100%(23/23);不同采样地点肉牛泰勒原虫的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χ2=62.195,P<0.01)。散养条件下肉牛泰勒原虫感染率较高,为97.14%(68/70),规模化养殖条件下肉牛泰勒虫感染率较低,为29.17%(14/48);不同饲养模式下肉牛泰勒原虫的感染率差异极显著(χ2=62.061,P<0.01)。在获得的82条序列中,有78条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牛源东方泰勒虫MPSP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ON462019)同源性为100%,序列型命名为TSE1;有4条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牛源东方泰勒虫MPSP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ON462018)同源性为100%,序列型命名为TSE2。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鉴定的东方泰勒虫TSE1和TSE2序列均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牛源东方泰勒虫聚成一支。[结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肉牛感染的泰勒原虫种类为东方泰勒虫,散养条件下感染率更高,应加强对散养肉牛泰勒原虫的检测。
2024年04期 v.45;No.289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9 ] |[阅读次数:8 ] - 马丁允;陈九思;马金秀;林妹琪;刘一飞;李文;余复昌;齐萌;菅复春;
[目的]了解青海省共和县牦牛芽囊原虫(Blastocystis)的流行情况及其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从共和县桑德牧场(n=89)、看着项毛牧场(n=12)和赞拉家庭牧场(n=374)采集新鲜牦牛粪便样本475份,全部提取粪便样本DNA,采用巢氏PCR方法扩增芽囊原虫SSU rDNA;对获得的部分阳性样本序列进行双向测序,基于SSU rDNA序列进行基因亚型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475份牦牛粪便样本中,检测出361份芽囊原虫阳性样本,总感染率为76.00%(361/475);桑德牧场、看着项毛牧场和赞拉家庭牧场均检出芽囊原虫阳性样本,感染率依次为96.63%(86/89)、91.67%(11/12)和70.59%(264/374)。选择126条芽囊原虫SSU rDNA测序,进行基因亚型鉴定,经序列比对分析,共发现5种芽囊原虫的基因亚型,其中,ST10亚型检出率最高,为80.95%(102/126);其次为ST26、ST25、ST21和ST5亚型,检出率分别为9.52%(12/126)、6.35%(8/126)、2.38%(3/126)、0.80%(1/126)。[结论]共和县牦牛芽囊原虫感染较为常见,其基因亚型存在遗传多样性;发现了人兽共患基因亚型ST5,应加强对该地区牦牛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监测。
2024年04期 v.45;No.289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4 ] |[阅读次数:7 ] - 王臣荣;许瑞勤;刘向阳;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是引起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的病原。隐孢子虫可以通过水和食物感染包括人和家畜、家禽在内的多种宿主,引起宿主出现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这不仅给畜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尚未见针对隐孢子虫病的有效疫苗或特效药物,因此,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猪群隐孢子虫感染率、感染虫种分布、感染风险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人兽共患风险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猪隐孢子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45;No.289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5 ] |[阅读次数: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