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与饲料科学

疫病防治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

    萨冬芝;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以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以及喉部和气管黏膜肿胀、出血、糜烂等症状为特征。从病原、诊断和防控等方面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1 ] |[阅读次数:0 ]
  • 禽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防控

    樊彦勇;尤彬;刘健鹏;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给全世界的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人类的公共卫生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综述了禽流感在病原、流行特点、致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禽流感的防控提出了实施办法。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8 ] |[阅读次数:0 ]
  •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诊断与防控

    刘婷;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一组反转录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群——引起的火鸡、鸡、鸭及其他禽类的一组病理学综合症,包括免疫抑制、急性致死性网状细胞瘤、矮小综合征以及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慢性肿瘤。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与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5-6+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3 ] |[阅读次数:0 ]
  • 鸭瘟的防治技术

    焦静波;

    鸭瘟(duck plague)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养鸭业的发展有严重的威胁。主要从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及防控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0 ]
  •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防控措施

    孙长春;

    介绍了蛋鸡产量下降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类症鉴别和防控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 ] |[阅读次数:0 ]
  • 鸡禽腺病毒Ⅰ群感染的诊断

    曹卫云;

    介绍了鸡的禽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类症鉴别及防治,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与防控

    张兵;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病,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为免疫抑制性疾病,死亡率高。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鸡传染性贫血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0-1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7 ] |[阅读次数:0 ]
  •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技术

    焦静波;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病原有3种,其中Ⅰ型鸭肝炎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介绍了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类症鉴别及防治措施。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4 ] |[阅读次数:0 ]
  • 鸡白痢的诊治

    石刚;尹生辉;

    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发生极为普遍和危害极为严重的鸡传染病,各种品种的鸡均易感,以2~3周龄内的雏鸡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呈流行性,严重危害雏鸡成活率。成年鸡发病主要以损害生殖系统为主,如造成母鸡产蛋率下降和公鸡性功能减退等。主要对该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3-15+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2 ] |[阅读次数:0 ]
  • 禽白血病的诊断与防控

    张利东;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以在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产蛋量下降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淋巴白血病,其次是成髓细胞白血病、成红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细胞瘤、骨石病、肾母细胞瘤、血管瘤以及纤维瘤和纤维肉瘤等。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禽白血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5-16+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0 ] |[阅读次数:0 ]
  •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控

    王春生;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以外周神经和包括虹膜、皮肤在内的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单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主要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7-19+245-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5 ] |[阅读次数:0 ]
  • 鸡主要病毒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陈贤革;

    与鸡的细菌性传染病相比,鸡的病毒性传染病种类更多,传播快,流行范围广,无特效治疗药物,虽然大多可用疫苗预防,但除少数疫苗外,其他大多数疫苗免疫效果均不理想,因此,病毒病的危害更大,防控更困难。共介绍了16种鸡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期为更好地防控鸡传染性病毒病作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3 ] |[阅读次数:0 ]
  • 小鹅瘟的防控技术

    魏迷成;

    介绍了小鹅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类症鉴别,提出防控该病应注意对种蛋的消毒和对成年鹅要全群免疫,给雏鹅皮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6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焦静波;杨建文;王建军;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损伤雏鸡的法氏囊,可导致免疫抑制,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4-26+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71 ] |[阅读次数:0 ]
  •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控

    魏新;周魏明;陈进;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病毒引起的鸡和多种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强毒感染易感禽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因致病的毒株不同,ND在其严重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7-29+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5 ] |[阅读次数:0 ]
  • 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高有权;

    产蛋下降综合征(eggs drop syndrome,EDS76)是由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Ⅲ群中的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产蛋下降为特征,其主要表现为鸡群产蛋骤然下降,软壳蛋和畸形蛋增加,褐色蛋蛋壳颜色变淡。该病主要侵害26~32周龄鸡,给养鸡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主要对病料的采集和保存、病毒的分离培养、病毒的理化特性和血清学诊断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更好地防控产蛋下降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3 ] |[阅读次数:0 ]
  • 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治

    于忠官;

    鸡葡萄球菌病(staphylococcosi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其他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型发生败血症,慢性型为化脓性关节炎、滑膜炎或发生趾病,也可表现为多种病型。主要对该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31-3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阅读次数:0 ]
  •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诊治

    魏新;蔡小丽;陈进;

    鸡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感染引起的鸡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呼吸道病综合征是一种以呼吸道感染为共同特征的症候群,常见于各类鸡群中,易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该病的危害特点,从病原学、防治等多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便给养鸡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阅读次数:0 ]
  •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诊断

    于忠官;

    介绍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类症鉴别。由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因此对于该病的预防应采取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0 ]
  • 禽类胚胎病及其防控

    阿拉腾图娅;

    禽类胚胎病是禽类繁殖的重大障碍,详细介绍了禽类胚胎病的病因及种类,并从种蛋的选择、种蛋的消毒、防止孵化场地和孵化器的污染和应急处理等方面提出了防控措施。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0 ] |[阅读次数:0 ]
  • 鸡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

    田志国;李志俊;

    鸡副伤寒是指除了鸡白痢和鸡伤寒以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所引发的流行性疾病总称。雏鸡、雏鸭、雏鹅等幼禽易感,死亡率很高,成鸡多为慢性和隐性感染,主要症状为下痢、结膜炎和消瘦。在养禽业发达地区,该病呈暴发性流行,对养禽业的危害相当严重。从该病的病原、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对鸡副伤寒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3 ] |[阅读次数:0 ]
  • 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尤建军;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等家禽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常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病理特征为全身浆膜和黏膜有广泛的出血斑点,肝脏有大量坏死病灶。从该病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41-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0 ]
  • 鸽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汪丽;

    对鸽沙门氏菌病、鸽溃疡性肠炎、鸽Ⅰ型副黏病毒病、鸽痘、鸽衣原体病、鸽伤风感冒、鸽霉形体病、鸽念珠菌病、鸽曲霉菌病、鸽毛滴虫病、鸽球虫病、鸽蛔虫病、鸽毛细线虫病、鸽绦虫病等病的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0 ] |[阅读次数:0 ]
  • 影响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分析与对策研究

    汪力一;贾海军;韩旭东;蔡少阁;

    从3个不同地区的鸡群中采集典型大肠杆菌病鸡的病料,各自分离出20株鸡大肠杆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全部菌株对动物均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且多数菌株可使动物死亡率达90%以上。经药敏试验证实:不同地区所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菌株,对同一种药物,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敏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不同地区之间同种菌类对同种药物敏感性差异的存在。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8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朝乐孟花;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结膜炎等。该病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老年鸡感染较为严重。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鸡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量显著下降(10%~40%),给养鸡业带来较大危害。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和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控鸡传染性鼻炎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0 ]
  • 禽曲霉菌病的诊治

    刘健鹏;高政;任锁成;王发强;

    禽曲霉菌病的特点是在组织器官中,尤其是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主要病原体为烟曲霉。多见于雏禽,常为急性暴发。该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害的器官和系统,以及是局部感染还是全身性感染。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禽曲霉菌病防控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53-5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确保鸡群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

    格日乐;刘国平;

    均匀有效抗体是指免疫后的鸡群个体间所产生抗体的有效性和均匀度。目前在养鸡业中,免疫接种已成为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和保障鸡群健康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措施;免疫后能否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是衡量免疫效果的标准。介绍了影响鸡群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免疫程序的制定、疫苗选择和免疫操作对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影响以及抗体监测对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保障作用。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 ] |[阅读次数:0 ]
  •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诊断与防治

    都日亚;

    对鸡VA缺乏症、VD缺乏症、硒和VE缺乏症、VB1缺乏症、VB2缺乏症、泛酸缺乏症、烟酸缺乏症、生物素缺乏症、叶酸缺乏症和VB12缺乏症的病因、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方法等进行了介绍。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6 ] |[阅读次数:0 ]
  • 禽群的毒物中毒及鸡常见中毒病的防治

    牧仁;

    禽群毒物中毒是养殖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介绍了预防禽群中毒的主要措施有禁喂有毒植物和腐败霉变饲料、禁止在水塘、河沟等处乱扔动物尸体、防治化学毒物对禽群的危害、中毒禽的救治,以及鸡常见中毒病的防治方法,以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2 ] |[阅读次数:0 ]
  • 禽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控

    赵立军;张涛;乌仁高娃;

    禽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禽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引起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渐进性消瘦、贫血、产蛋减少或不产蛋为特征。剖检可见各脏器有结核结节。从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61-62+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1 ] |[阅读次数:0 ]
  • 鹌鹑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张涛;赵立军;乌仁高娃;

    对鹌鹑新城疫病、雏鹌鹑白痢病、球虫病、溃疡性肠炎、白喉症、霍乱病、霉形体病、曲霉菌病、感冒及鹌鹑难产症的流行规律、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2 ] |[阅读次数:0 ]
  • 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与公共卫生安全

    顾城均;吴光明;陈进;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常见传染病。由于该病病原为条件致病菌,与其他传染病在临床表现上主要以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或慢性感染为主,加之人们不够重视,因此极易在临床诊断中造成误诊或漏诊。鉴于此,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治、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65-68+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4 ] |[阅读次数:0 ]
  • 禽病临床症状的观察

    赵立军;张涛;乌仁高娃;

    多数禽病均有其一定的病理变化,并表现为某些临床症状。主要从禽的营养状况、精神状态、运动行为、神经症状、声音,以及羽毛、头颈部、鸡冠、肉髯、喙、眼睛等部位病理变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禽病的相关临床症状,以期为禽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4 ] |[阅读次数:0 ]
  • 鸡伤寒病的诊断与防治

    乌仁高娃;赵立军;张涛;

    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鸡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可感染鸡、火鸡、鹌鹑与鸭等禽类,但主要以青年鸡和成年鸡发病居多。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另外通过感染蛋可进行垂直传播。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鸡伤寒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74-7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0 ] |[阅读次数:0 ]
  •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控

    秀荣;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肉鸡生产中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20~28日龄的肉鸡。介绍了肉鸡腹水的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类症鉴别,并提出对该病的防控应以改善饲养管理、调整饲养密度、搞好鸡舍内外的卫生为原则,同时要合理搭配饲料。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 ] |[阅读次数:0 ]
  • 禽流行病学的调查与监测

    蔡小丽;陈进;周魏明;

    通过对家禽流行病基本规律、流行特征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监测的介绍,以期为禽病快速准确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为有效防控禽传染病赢得宝贵时间。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6 ] |[阅读次数:0 ]
  • 火鸡常见疾病的防治

    秀荣;

    火鸡虽然抗病能力很强,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也易发生各种疾病。就火鸡黑头病、亚利桑那杆菌病、雏火鸡白痢病、火鸡痘、佝偻病、球虫病、蛔虫病、曲霉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 ] |[阅读次数:0 ]
  • 家禽痛风病的防治

    李立虎;

    家禽痛风病是家禽体内蛋白质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代谢疾病。分析了家禽痛风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类症鉴别,提出采取改善饲养管理,减少高蛋白质日粮,供给富含VA的饲料等措施,可有效防止痛风的发生。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2 ] |[阅读次数:0 ]
  • 家禽的免疫与免疫接种技术

    雷江红;封建立;

    免疫在家禽的疫病防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免疫接种对控制家禽传染病是非常重要的。而免疫接种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家禽的免疫过程中掌握好接种技术,消除各种人为的影响因素,是提高家禽免疫效果的重要技术环节。从禽类免疫的基本概念、禽群的免疫接种类型、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免疫接种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对家禽免疫与免疫接种技术进行了综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2 ] |[阅读次数:0 ]
  • 家禽的常用药物与合理使用

    夏寿明;

    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是家禽防病、治病的关键。介绍了家禽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类抗菌消炎药物、磺胺类药物、驱虫杀虫药物、外科消毒药物、环境消毒药物等,并对如何选择有效药物、规范用药程序、注意联合用药、实行药物轮换使用、控制添加剂使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家禽养殖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5 ] |[阅读次数:0 ]
  • 禽病的药物防治基本技术

    李立虎;

    介绍了禽病防治药物的种类、剂型、剂量、使用方法、作用机理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保存方法,以及药物的批号、有效期,以期为禽病防治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 ] |[阅读次数:0 ]
  • 鹅疑难病症的防治

    唐元义;

    鹅的生长速度快,疫病少,易管理。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鹅的疑难病症对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介绍了鹅硬嗉病、鹅舌头下垂、鹅肠炎、鹅喉气管炎、鹅异物性肺炎、鹅泄殖腔炎、鹅输卵管外翻脱垂、鹅输卵管炎、母鹅卵黄性腹膜炎、公鹅生殖器官病、母鹅性欲减退症、鹅中暑、鹅软脚病、鹅肉髯水肿及血肿、鹅脚趾脓肿、鹅翻翅、鹅皮下气肿、鹅眼病共18种鹅的疑难病症的诊断与防治方法,希望能对健康养鹅有所帮助和推动。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8 ] |[阅读次数:0 ]
  • 预防禽群毒物中毒技术

    米娜;

    禽群发生中毒时,往往与禽采食的某种饲料、饮水或接触某种毒物有关,患病家禽的主要临床症状一致,因此在观察时要特别注意中毒禽的特征性症状,以便为毒物检验提示方向。综述了饲喂和误食有毒植物、腐败霉变饲料、被死亡动物尸体污染的水与饲料、化学毒物等引起的禽的中毒现象与危害,以及对中毒禽的救治方法。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阅读次数:0 ]
  • 鸡病的诊断方法

    王瑞峰;张淑珍;焦静波;

    掌握鸡病的诊断方法,是科学养鸡所必需的。详细介绍了鸡病调查和分析、群体状态和观察、病鸡的个体检查等疾病的诊断方法,以期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7 ] |[阅读次数:0 ]

实验室诊断

  • 禽脑脊髓炎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张淑珍;王瑞峰;焦静波;

    禽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myelitis,AE)俗称流行性震颤,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为主要特征。母鸡感染后产蛋急剧下降。对病料采集和保存、病毒分离培养、病毒的理化特性和血清学诊断等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更好的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6 ] |[阅读次数:0 ]
  • 禽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隋丽英;

    禽结核杆菌属于抗酸菌类,其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该菌生长缓慢,病菌分离需要较长的时间。介绍了禽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0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樊彦勇;刘婷;刘健鹏;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A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样的渗出物。剖检时可见喉部以及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和糜烂。在病的早期患部细胞可形成核内包涵体。该病1925年在美国首次报道后,现已遍及世界许多养鸡地区。该病传播快,死亡率较高,在我国较多地区发生和流行,危害养鸡业的发展。介绍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1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

    孙长春;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n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鸡是该病的惟一自然宿主。其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啰音诔箍沙鱿至魈椋凹梢鸩傲亢椭柿肯陆怠?因该病病原的血清型较多,新的血清型又不断出现,再加上不适当的免疫程序,常导致鸡只免疫失败,致使该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05-107+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4 ] |[阅读次数:0 ]
  • 禽支原体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魏艳辉;

    禽支原体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我国被列为二类传染病,是进出口畜产品中必检的疾病之一。就禽支原体病样品收集和处理、病原体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5 ] |[阅读次数:0 ]
  • 鹅细小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阿嘎如;

    介绍了鹅细小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病料的采集和处理、病毒分离、病毒鉴定、血清学诊断等方面,以便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1 ] |[阅读次数:0 ]
  • 鸡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刘峰;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强度感染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很高,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疾病之一,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对新城疫(ND)的确诊。主要对病毒分离、病毒鉴定、致病指数测定和血清学诊断等鸡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新城疫的尽早确诊,提供参考依据。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22 ] |[阅读次数:0 ]
  • 禽痘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周利萍;

    禽痘(avian pox,AP)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缓慢扩散、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有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上形成白色结节。可引起鸡体消瘦,增重缓慢,产蛋鸡感染后产蛋量下降。如果并发其他疾病,可引起较多的死亡,幼龄雏鸡病情严重者,更易死亡。主要对病料采集和保存、病毒分离培养、病毒理化特性、病毒包涵体检查以及血清学诊断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更好的防控该病提供依据。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5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刘玉玲;郑允志;毕延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器官。该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琼脂扩散试验以及易感雏鸡接种等。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2 ] |[阅读次数:0 ]
  • 禽病毒性关节炎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王鑫;

    禽病毒性关节炎(avian viral arthritis)也称"传染性腱鞘炎",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鸡慢性传染病,以侵害跗关节、趾关节及其肌腱和心肌为特征。该病分布广泛,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对鸡的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大。从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血清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对鸡病毒性关节炎疾病的综合诊断技术进行了概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4 ] |[阅读次数:0 ]
  • 禽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焦静波;王建军;杨建文;

    禽白血病是由禽C型反转录病毒群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其次是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大多数肿瘤侵害造血系统,少数侵害其他组织。早在20世纪的中后期就有人对该病进行了描述和报道,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禽病之一。该病毒除能引起白血病外,还能引起骨髓细胞瘤、上皮细胞瘤等肿瘤性疾病,而且它诱发的肿瘤多与造血系统有关。由于禽白血病病毒与禽肉瘤病毒在理化特性、病毒形态以及致病性等方面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因此常常统称为禽白血病/肉瘤病毒。介绍了禽白血病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3 ] |[阅读次数:0 ]
  •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降浩琳;杨世敏;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引起的鸡、火鸡、鸭、鹌鹑、雉和鹅等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尽管REV本身对禽的致死作用并不很明显,但由于REV能使法氏囊萎缩,其致病基因V-rel能引起B淋巴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侵损禽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其他疾病的并发感染,造成高淘汰率和高死亡率。血清学调查表明,我国鸡群感染REV的比率很高。介绍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0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朱雪冬;李雨来;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鸡的主要免疫抑制病之一。从该病的病料采集和处理、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等方面介绍了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旨在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0 ] |[阅读次数:0 ]
  • 鸡马立克氏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孟玉学;杨为敏;

    检查鸡群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情况对建立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诊断并无多大帮助,但对流行病学监测和病毒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病毒分离、病毒鉴定、血清学诊断等马立克氏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病毒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0 ] |[阅读次数:0 ]
  • 鸭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李斌;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幼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该病常给养鸭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均有该病的发生,且呈上升趋势。主要对病料的采集和保存、病毒的分离培养、病毒的理化特性和血清学诊断进行了阐述,以期为DVH的防控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8 ] |[阅读次数:0 ]
  • 禽流感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李治国;

    禽流感是危害世界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对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介绍。从传统的禽流感病毒分离技术、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以及琼脂扩散(AGP)试验,到目前发展很快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都各具特点,互有利弊。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28-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7 ] |[阅读次数:0 ]
  • 禽大肠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李孝忠;

    介绍了对禽大肠杆菌病的病料采集和处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抗原结构与血清型、血清学鉴定等实验室诊断技术,以期为诊断该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2 ] |[阅读次数:0 ]
  •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邢太宇;

    为了更好地掌握鸡伤寒和鸡白痢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从病料采集和处理、培养基、细菌分离、细菌鉴定、血清学诊断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9 ] |[阅读次数:0 ]
  • 禽曲霉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郭保民;

    禽曲霉菌病(aspergillosis avium)的特点是在组织器官中,尤其是在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主要病原体为烟曲霉。多见于雏禽,常为急性暴发。主要对该病的病料采集、病原菌形态学镜检、病原菌分离培养、理化特性和血清学诊断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0 ] |[阅读次数:0 ]
  • 鸭瘟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王春生;曹卫云;张兵;

    鸭瘟(duck plague)又称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是由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引起的鸭、鹅和天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血管破坏、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破溃、淋巴器官损伤和实质器官变性。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发展。主要对鸭瘟病毒的病料采集和保存、分离培养、理化特性及血清学诊断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更好地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1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鼻炎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何军伟;申凌梅;

    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临诊症状为鼻腔和窦的炎症,表现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由于感染后产蛋鸡产蛋量减少10%~40%,生长鸡增重停滞及肉鸡因气囊炎导致屠宰加工中废弃增加,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对病料的采集和保存、病原菌分离培养、病原菌的理化特性和血清学诊断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6 ] |[阅读次数:0 ]
  • 鸡副伤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黄海峰;李雨来;田志国;

    鸡副伤寒是指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致的疾病的总称。幼雏多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与鸡白痢相似;成鸡一般呈慢性经过或隐形感染。该病不仅可以给幼龄雏鸡造成死亡,而且由于其慢性性质和难于根除,是养鸡业比较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主要对病菌的分离培养、理化特性和血清学诊断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更好地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阅读次数:0 ]
  • 禽巴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李志军;李雨来;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fowlcholera),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鸡、火鸡、鸭、鹅和鹌鹑等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该病的暴发和流行表现突然、多杀性巴氏杆菌菌苗的防疫作用具有局限性,使得禽巴氏杆菌病仍在我国有些地区发病严重,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养禽业的威胁之一。主要对该病的病料采集和保存、细菌分离培养、细菌生化特性和血清学诊断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3 ] |[阅读次数:0 ]
  • 葡萄球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王君丽;郭营军;

    葡萄球菌病(staphylococcosis)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鸡的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临诊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关节炎、雏鸡脐炎、皮肤坏死和骨膜炎。雏鸡感染后多为急性败血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中雏为急性或慢性,成年鸡多为慢性。雏鸡和中雏死亡率较高,是集约化养鸡场中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主要对病料的采集和处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病原菌的形态学镜检、理化及生化特性、凝固酶试验、动物试验以及血清学诊断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更好地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4 ] |[阅读次数:0 ]

实用技术

  • 家禽的定期驱虫技术

    张志英;

    养禽场实施有计划地驱虫是预防和控制家禽寄生虫病的一项有效措施,提出了禽体驱虫、杀灭外界环境寄生虫、消灭中间宿主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家禽正常生长发育保障禽体健康。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7 ] |[阅读次数:0 ]
  • 种草养鹅技术

    杜建平;

    鹅属草食动物,养鹅具有耗粮少、投入低、周转快、效益高的特点,种草养鹅是提高经济效益,使农民勤劳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从牧草品种的选择、牧草的栽培技术和种草养鹅模式等方面对种草养鹅技术进行了综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9 ] |[阅读次数:0 ]
  • 产蛋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赵振国;雷晓军;

    产蛋的母鹅一年可分3个饲养阶段,即产蛋前、产蛋期、休产期,介绍了各个饲养阶段母鹅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提高母鹅产蛋率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45-146+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8 ] |[阅读次数:0 ]
  • 蛋鸡的育雏技术

    倪厚勇;顾城均;蔡小丽;

    育雏是蛋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刚出壳的雏鸡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很低,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容易得病,死亡率高。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育雏前必须制定完整周密的育雏计划,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雏鸡的选择与运输工作、雏鸡的饲养管理等工作。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蛋鸡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0 ]
  • 蛋鸡的人工强制换羽技术

    栗林;

    对蛋鸡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优点、原理以及换羽前的准备工作和换羽时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人工强制换羽的效果进行了叙述,并提出了人工强制换羽时应注意的问题。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51-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4 ] |[阅读次数:0 ]
  • 雏鸭和雏鹅的选购技术

    张慧智;

    介绍了优良雏鸭、雏鹅的选择方法以及公、母雏鸭,公、母雏鹅的区分方法,以期为更好地选购雏鸭和雏鹅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 ] |[阅读次数:0 ]
  • 雏鸡的选择、处理和运输技术

    慕宗杰;

    初生雏鸡的品质好坏对其以后的生长发育、前期死亡、增重以及免疫接种效果都有重大影响。介绍了雏鸡的选择、处理和运输技术,以期对提高雏鸡育成率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0 ]
  • 肉用雏鸭的饲养技术

    晋茂胜;

    肉用雏鸭具有生长快、用料少、长肉多的特点。就肉用雏鸭育雏阶段和育肥阶段的喂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雏鸭科学饲养方法的综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 ] |[阅读次数:0 ]
  • 鹅的孵化技术

    李立虎;

    孵化是发展鹅生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详细介绍了鹅的胚胎发育过程,以及种蛋的选择运输、保存、消毒方法,并阐述了现代机器孵化技术和传统孵化技术,以期为提高鹅的孵化率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2 ] |[阅读次数:0 ]
  • 乌鸡的养殖技术

    赵景娣;

    乌鸡不仅是我国培育的著名珍贵家禽,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其养殖技术却很难掌握。现就乌鸡的人工孵化、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以及乌鸡场的卫生防疫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7 ] |[阅读次数:0 ]
  • 青年鹅的饲养技术

    张喜玲;

    根据青年鹅的生长特点,介绍了青年鹅的放牧饲养和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技术,提出该阶段应多喂青菜、青草,放牧是该阶段最经济的饲养方法。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0 ]
  • 鹌鹑的养殖技术

    辛庆强;张慧智;

    鹌鹑蛋、肉营养丰富,是公认的珍贵食品和滋补品,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食物。介绍了鹌鹑的生活习性、饲养管理、繁育、孵化及疾病防治,以期为鹌鹑的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9 ] |[阅读次数:0 ]
  • 雉鸡的养殖技术

    刘楠楠;

    从雉鸡生活习性、繁殖技术、育雏期、育成期及种雉鸡的饲养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雉鸡养殖技术,以期为提高雉鸡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7 ] |[阅读次数:0 ]
  • 雏鸡培育的环境控制技术

    李瑞兵;

    环境控制是雏鸡生长发育好坏的直接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温度、湿度、光照、密度的控制技术要点,以期为提高育雏率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阅读次数:0 ]
  • 肉鸽的繁殖技术

    孙跃进;

    鸽肉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介绍了肉鸽选种、选配、繁育技术,以期为肉鸽繁殖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6 ] |[阅读次数:0 ]
  • 鹧鸪的养殖技术

    吉鹏华;

    从鹧鸪的生活习性、饲养场地及设备、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鹧鸪的养殖技术,以期为鹧鸪的生产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7 ] |[阅读次数:0 ]
  • 种鸡的配种技术

    赵永军;

    介绍了种鸡配种的时间、比例以及方法,并就如何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利用率和质量进行了叙述,以期为提高鸡的配种率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0 ] |[阅读次数:0 ]
  • 火鸡的繁殖技术

    于丽丽;

    由于雌、雄火鸡的体重差别较大,交配时母火鸡易受到损伤,故而导致火鸡的繁殖率较低。就火鸡人工授精的操作方法及种蛋的孵化方法进行了综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1 ] |[阅读次数:0 ]
  • 鹅的品种引进技术

    格日乐;孙艳炯;李美霞;杨建升;孙俪;宝山;

    鹅的主要产品为毛、肉、蛋、肥肝等。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了鹅的品种类型。详细介绍了国内小、中、大型鹅种和国外鹅种的产地与分布情况、品种特征、生产性能,以期为鹅的品种引进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阅读次数:0 ]
  • 火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刘楠楠;

    对火鸡饲料的配制、雏火鸡的饲养管理方法、成年火鸡的饲养管理方法和雄火鸡的阉割育肥方法进行了叙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1 ] |[阅读次数:0 ]
  • 雏鸭的培育技术

    李立虎;

    雏鸭抗病能力较差,加强饲养管理是养好雏鸭的关键。介绍了养好雏鸭需要的环境条件、饲养方式、雏鸭的开水和开食、雏鸭防水及放牧、雏鸭的日粮等雏鸭培育技术,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8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 ] |[阅读次数:0 ]
  • 鸭和鹅的人工换羽技术

    栗林;

    鸭和鹅自然换羽的时间很长,而且换羽时间参差不齐,换羽期内产蛋少,种蛋品质下降。为提高产蛋率,生产上主要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鸭和鹅的人工强制换羽是突然改变鸭和鹅的生活条件,造成应激,促使其羽毛脱落,然后人工拔去翼羽,从而加快换羽的进程,使羽毛生长整齐。鸭和鹅通过强制换羽,可以保证鸭和鹅的新陈代谢,提高鸭和鹅的抗应激能力。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以缩短换羽时间。若正确掌握人工换羽的时间和方法,不仅可提高产蛋率,而且换羽后产蛋整齐,还能提高鸭和鹅的耐粗饲及抗病能力,降低饲养成本。介绍了鸭和鹅强制换羽(拔毛)的具体操作方法、后期管理技术以及疫病防治程序,以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7 ] |[阅读次数:0 ]
  • 鸡的人工授精技术

    刘红葵;

    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养鸡生产中已经普遍推广,是一项认真细致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介绍了采精前的准备工作、人工采精的技术方法、采精频率和采精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的稀释与保存、输精技术方法、输精的时间与输精量和输精操作时的注意事项。鸡的人工授精技术解决了笼养种鸡的配种问题,减少了公鸡的饲养量,节省了饲料,加快了育种工作的进展,还能减少疾病的传播。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2 ] |[阅读次数:0 ]
  • 雏鹅的培育技术

    郭保民;

    对雏鹅饲养所需的环境条件、雏鹅的饲养方式、雏鹅的开水和开食时间、雏鹅放水和放牧时的注意事项、雏鹅的饲养管理以及雏鹅的饲料配方进行了介绍。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阅读次数:0 ]
  • 优质黄羽肉鸡的生产技术

    格日乐;孙艳炯;李美霞;宝山;张少华;

    优质黄羽肉鸡的品种包括仿土鸡配套与土鸡配套2种类型,它们能分别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对饲养黄羽肉鸡的条件、黄羽肉鸡的饲养管理、免疫及增重措施进行了介绍。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8 ] |[阅读次数:0 ]
  • 鸵鸟的养殖技术

    格日乐;杨建升;孙俪;宝山;张少华;

    近几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兴起鸵鸟养殖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经营的趋势正逐步形成,鸵鸟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介绍了鸵鸟生活习性、生物特性、孵化特点,以及繁殖、育雏、饲养管理技术,以期对鸵鸟养殖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00-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5 ] |[阅读次数:0 ]
  • 青年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唐元义;

    青年鸭的饲养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是关系到养鸭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介绍了青年鸭的放牧饲养和利用浅海滩放牧饲养及圈舍内喂养的管理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阅读次数:0 ]
  • 家禽的检疫技术

    赵景娣;

    根据家禽检疫的特点,应用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诊断、病理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以及免疫学诊断等方法对各种家禽、特禽、种蛋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结合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检疫技术的科技含量,从检疫的范围、检疫的对象和内容、检疫的分类几个方面确保家禽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08-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0 ]
  • 家禽的卫生消毒技术

    封建立;雷江红;

    消毒工作是家禽疫病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科学、经济、有效的消毒工作,是控制病原体进入养禽场和消灭养禽场内存在的病原体的主要方法之一。从常用消毒方法、家禽饲养过程中的不同消毒种类、养禽场及孵坊的消毒设施和制度等方面对家禽卫生消毒技术进行了综述。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 ] |[阅读次数:0 ]
  • 肉鸽饲料及日粮配合技术

    王彩风;

    鸽肉细嫩味美,为肉品之首,深受消费者青睐。介绍了肉鸽的常用饲料及日粮配合技术,以期为肉鸽养殖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6 ] |[阅读次数:0 ]

饲养管理

  • 望江县青年鸭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

    郝金华;

    安徽省望江县青年鸭久负盛名,对望江县青年鸭的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以期该县青年鸭养殖更上一个台阶。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16-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 ] |[阅读次数:0 ]
  • 鸡场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羿静;

    妥善处理鸡场废弃物,不仅关系到养鸡的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主要介绍了鸡场粪便的处理与利用,以及污水的处理,以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18-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7 ] |[阅读次数:0 ]
  • 饲料蛋白能量失调对家禽的影响

    李凤梅;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与禽类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关系密切,它们是禽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生产实践中,任何一类营养物质的不足或过量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并引起营养代谢病。而合理的营养是充分发挥家禽、特禽生产性能的必要条件,因此,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类物质的缺乏或过量对禽类的影响作了介绍。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19-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5 ] |[阅读次数:0 ]
  • 产蛋鸭的饲养管理

    羿静;

    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饲养产蛋鸭是保证母鸭产蛋率的关键。介绍了产蛋鸭的圈内饲养、放牧饲养、养鱼场放养鸭群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8 ] |[阅读次数:0 ]
  • 饲料维生素矿物质失调对禽类的影响

    雷晓军;赵振国;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家禽维持生命、生长发育、进行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家禽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甚微,但在禽体物质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时会造成禽体新陈代谢紊乱、生长停滞以及发生各种疾病,严重时甚至可引起死亡。综述了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或过量对禽类的影响。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25-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9 ] |[阅读次数:0 ]
  • 提高养鸡场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雪峰;

    养鸡场获得最大利润的方法有提高产量、减少投入、节约开支、减少浪费、降低饲养成本等。对如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2009年Z2期 v.30;No.140,No.141 227-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