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与饲料科学

基础研究

  • RFRP-3对大鼠采食行为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霍孔林;张多妮;宋星星;胡文;张鑫;左剑雨;罗荣荣;徐文镐;陈磊;李珣;

    为了探讨RFRP-3对大鼠采食行为以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0μL/(次·只)]、RFRP-3低剂量组[腹腔注射1μg/100μL RFRP-3,200μL/(次·只)]和高剂量组[腹腔注射10μg/100μL RFRP-3,200μL/(次·只)],每组10只,雌、雄各半,每天注射2次,连续腹腔注射14 d。观察和记录大鼠的采食量、采食行为和体重变化,计算料肉比及Lee指数,分离血清并检测血脂相关指标,并对下丘脑食欲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仅在光照环境中腹腔注射高剂量RFRP-3会导致大鼠采食量极显著(P<0.01)增加;采食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采食频率极显著(P<0.01)增高和饱腹率明显下降;生长性能方面主要表现为体重增长极显著(P<0.01)加快以及料肉比显著(P<0.05)降低;在肥胖指标中,Lee指数显著(P<0.05)增加,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下丘脑NPY mRNA表达水平显著(P<0.05)上升,而POMC mRNA表达水平显著(P<0.05)下降。试验表明,腹腔注射RFRP-3可促进大鼠的采食行为并提高其生长性能,且这种生理功能的发挥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食欲相关因子的变化完成的。

    2020年01期 v.41;No.262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2 ] |[阅读次数:64 ]
  • PRRSV分离株GP3蛋白ORF3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勇;李生虎;贺林芝;

    为研究宁夏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流行规律,应用RT-PCR的方法从PRRSV分离株GP3蛋白中扩增出ORF3基因cDNA片段。结果显示,ORF3基因全长765 bp,编码254个氨基酸,与北美型毒株VR-2332的同源性达到85%以上,与欧洲型毒株LV的同源性低于60%,与国内近3年主要流行毒株JXA1、HEB1、HUB2亲缘性较近。对PRRSV分离株的亲水性分析表明,GP3蛋白的前57位氨基酸为疏水性信号肽序列;对PRRSV分离株GP3蛋白抗原表位分析表明,与国内外其他毒株抗原表位预测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PRRSV分离株GP3蛋白具有与其他毒株相近的抗原特性。

    2020年01期 v.41;No.26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9 ] |[阅读次数:90 ]
  • 猪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谷长维;谷鸣;张玲;胡博;

    为了研究猪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功能,根据GenBank中猪轮状病毒VP7基因DNA序列设计引物,以实验室轮状病毒上海分离株SH-1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VP7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此序列编码326个氨基酸,其相对分子量为37.38 Ku,理论等电点(PI)为4.77。VP7蛋白以α螺旋为主,主要有13个抗原表位区域。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分离株SH-1与KM230930.1株亲缘关系最近,基因型分析结果是G10型,属于人兽共患病毒株。

    2020年01期 v.41;No.262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1 ] |[阅读次数:149 ]
  • 代谢组学技术在奶牛生产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韦人月;郑家三;

    代谢产物是基因转录翻译为蛋白质后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因此,机体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出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清晰并直观地对机体代谢物的变化进行检测。奶牛生产性疾病一直是畜牧兽医行业关注的重点疾病之一。奶牛出现生产性疾病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对养殖业造成危害。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准确检测出参与疾病发生的物质和代谢通路,使兽医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防控和治疗。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奶牛生产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奶牛生产性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思路。

    2020年01期 v.41;No.262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4 ] |[阅读次数:80 ]
  • bHLH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王力伟;房永雨;刘红葵;郭保民;王蕴华;孙瑞芬;吉鹏华;何江峰;

    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蛋白属于转录因子超家族,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分布。目前,大部分bHLH转录因子功能在动物中已明确,但在植物中的研究相对滞后。bHLH转录因子作为植物体内第二大类转录因子,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及逆境应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通过特定的氨基酸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进而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了解b HLH转录因子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和特点,现对其结构特点、分类及生物学功能进行阐述,主要侧重于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该综述为深入理解bHLH转录因子在逆境胁迫下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01期 v.41;No.262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引用频次: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01 ] |[阅读次数:133 ]

动物遗传与繁育

  • IGF系统调控绒毛用羊绒毛生长及生殖活动的研究进展

    勿都巴拉;李玉荣;吴铁成;马跃军;高娃;赵霞;于萍;刘斌;

    绒毛用羊绒毛生长和生殖活动均有周期性,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作为一类多肽类生长因子,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增殖分化和抗凋亡过程,在毛囊上皮和真皮细胞增殖分化、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卵泡闭锁和胎儿生长发育等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对IGF系统及其对绒毛用羊的绒毛生长、卵泡发育和闭锁以及胎儿发育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IGF调控绒毛用羊重要性状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41;No.262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9 ] |[阅读次数:124 ]
  • 阿尔巴斯绒山羊产绒量性状相关基因挖掘的研究

    吴海青;马跃军;勿都巴拉;高娃;李玉荣;

    绒山羊产绒量主要由遗传决定,产绒量低是制约绒山羊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在同一群体中选择高产绒量(>1 000 g)和低产绒量(<480 g)的山羊母羊各3只,其年龄均为3周岁,体重约34 kg;每只实验羊全基因组测序深度为30×,每个样本大约测得8×10~6SNP。对比高产组和低产组,利用选择性消除区域基因分析方法筛选出18个基因组区域可能与产绒量相关,从这些区域中筛选出选择信号较强的4个羊绒产量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分别是CUL1、FBXL3、YY1、EZH2,这些基因参与昼夜节律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而这3个信号通路正是参与绒山羊次级毛囊发育的重要信号通路。研究结果表明,以上4个基因和相应的SNP可以作为高产绒量绒山羊的基因组辅助育种标记,有助于缩短高产绒量绒山羊品种选育进程。

    2020年01期 v.41;No.262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3 ] |[阅读次数:176 ]

食品科学

  • ICP-OES及ICP-MS法高效快速测定马奶样品中矿物质元素含量

    吴云芳;王宏慧;杨喆;于林;郭元晟;

    [目的]建立全自动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方法对马奶中的常量及痕量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全自动石墨消解仪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马奶中钾、钠、钙、磷4种常量元素进行测定,利用重量法配制标准溶液,以铑元素作为内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马奶中铝、砷、硼、钡、铍、镉、钴、铬、铜、铁、锂、镁、锰、镍、铅、锑、锡、锶、钛、铊、钒、锌、硒共23种元素进行测定。利用生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对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常量元素在0~20μg/mL、痕量元素在0~200 n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可达到0.999以上,ICP-MS法各元素检出限在0.001 10~1.578ng/mL,ICP-OES法各元素检出限在0.010 0~0.068 8μg/mL;多次对生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中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1%(n=6),且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结论]该方法线性相关性、检出限、准确度等方面能够满足准确、高效测定马奶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要求。

    2020年01期 v.41;No.262 42-4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9 ] |[阅读次数:116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微生物青贮添加剂研究进展

    萨初拉;苏少锋;吴青海;其布日;高娃;赵俊利;呼和;

    青贮制备技术的发展与人类农牧历史紧密相关。青贮作为家畜尤其是反刍动物的重要饲料来源,如何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提升家畜生产性能,一直是动物饲料科学方面的研究热点。青贮添加剂的出现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机遇。目前,许多种类的微生物青贮添加剂已实现商品化,并且制备开发的新型添加剂也在不断涌现。围绕现有青贮微生物添加剂的发展历史、主要类型、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新型优良微生物添加剂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41;No.262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引用频次: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61 ] |[阅读次数:89 ]

草业科学

  • 不同苜蓿品种的生产试验

    萨如拉;苏民;布仁吉雅;那顺吉日嘎拉;特木尔布和;

    为了解不同品种的苜蓿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的生产性能表现,选取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利用的5个苜蓿品种("SK3010""巨能2号""SR4030""驯鹿""金皇后")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产性能、产量、营养成分含量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叶长与分枝数、主茎节间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产量与株高、侧枝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产量与株高的拟合方程为:y_1=25 802+17.26x_1,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产量与侧枝数的拟合方程为:y_2=26 842+4.20x_2,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品种多年产量高低顺序为:"巨能2号">"SR4030">"金皇后">"SK3010">"驯鹿";"驯鹿""金皇后""巨能2号"3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超出国际标准(17.00%),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驯鹿"="金皇后">"巨能2号">"SR4030">"SK3010";"金皇后""驯鹿""SR4030"3个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均高于10.00%;"巨能2号""SK3010""SR4030""金皇后"4个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均超出30.00%。综上表明,在鄂托克前旗大面积推广利用"巨能2号""SR4030""金皇后"等苜蓿品种是可行的。

    2020年01期 v.41;No.262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6 ] |[阅读次数:73 ]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蒿属植物资源调查

    殷国梅;杨永峰;魏晓斌;丁海君;高秀芳;刘思博;薛艳林;萨格萨;孙林;周艳荣;张英;

    为了掌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蒿属植物的资源现状,在该市进行了不同种类的蒿属植物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共有蒿属植物32种(含4个变种),分为中生、盐生或盐中生、旱生或旱中生、超旱生4大类。其中,中生植物有14种,旱生或旱中生植物有14种,盐生或盐中生植物有2种,超旱生植物有2种,主要分布在温性荒漠草原平原丘陵荒漠草原亚类和沙地荒漠草原亚类草地上。由此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市蒿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适应性强。

    2020年01期 v.41;No.262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9 ] |[阅读次数:77 ]
  • 短花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种群与土壤养分对季节调控放牧的响应

    刘佳;卫智军;张爽;卻国萍;李泽;

    试验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共设4个试验处理区,进行植物养分与不同土壤土层养分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短花针茅的高度在轻度放牧SA1区、适度放牧SA5区、零放牧CK区显著高于重度放牧SA3区(P<0.05),植物种群的高度SA1区短花针茅最高,植物种群盖度影响最大的植物是碱韭,放牧区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植物群落的全氮含量在SA1区内最低,植物群落的碳含量在SA1区内最小,CK区次之;N/P数值大小依次为SA5>SA3>CK>SA1;放牧减少了土壤速磷含量,增加了土壤表层土的有机碳。

    2020年01期 v.41;No.262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8 ] |[阅读次数:86 ]

兽医药物科学

  • 超声辅助提取法对黄芩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阿木古楞;裴乐;李锋;耿万恒;侯勇跃;卢岩;李子健;刘秀丽;

    为从不同超声条件中,筛选出黄芩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黄芩总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黄芩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超声处理时间为25 min,料液比1:25,超声处理温度为70℃。在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5.15 mg/g。

    2020年01期 v.41;No.26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91 ] |[阅读次数:128 ]
  • 中兽药制剂“三黄连散”抗炎作用的研究

    张嘉欣;周淑棉;梁万文;朱瑜;张娅;韦英益;胡庭俊;

    为明确三黄连散(SHLP)体内和体外抗炎效果,体外试验采用CCK-8法筛选三黄连散对RAW264.7细胞安全浓度,同时建立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体外炎症模型,以评价药物效果;体内试验用二甲苯诱发小鼠急性炎症模型,测定小鼠耳郭肿胀度、脏器指数及小鼠血清TNF-α、IL-1β、IL-6、IL-8和COX-2含量。结果显示,三黄连散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为50μg/mL;高、中、低剂量的三黄连散能不同程度降低细胞IL-8、TNF-α、IL-β、COX-2的分泌水平(P<0.05,P<0.01);高剂量的三黄连散能极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O的分泌水平(P<0.01);高、中、低剂量的三黄连散均可极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耳郭肿胀和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8、TNF-α和COX-2分泌水平(P<0.01);不同浓度三黄连散对小鼠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表明,三黄连散体内外抗炎效果显著。

    2020年01期 v.41;No.262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8 ] |[阅读次数:82 ]

畜牧资源与环境

  • 奶牛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金尔光;周源;陈洁;龚萍;吴利军;胡修忠;谭君珺;刘武;华娟;万平民;

    奶牛场粪污未经处理还田或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奶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粪污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概述了奶牛场粪污的主要危害、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固体粪便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及处理产物的利用,简要分析了奶牛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其目的在于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41;No.262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引用频次: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41 ] |[阅读次数:109 ]

畜牧经济与信息

  • 临时收储政策变动背景下玉米产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王帅;戴芳;张旭;曹洁洁;滑涵睿;杨双;

    2016年国家取消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提出了"价补分离"的政策设计,临时收储政策变动背景下的玉米产量变化影响因素是农业经济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以1991—2017年河北省玉米产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政策因素(即是否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为样本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河北省玉米产量与上述影响因素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玉米产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对玉米产量影响最为显著;农业机械总动力、政策因素对玉米产量也有较大影响;化肥施用量对河北省玉米产量影响较小。基于此提出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玉米产业政策扶持等政策启示。

    2020年01期 v.41;No.262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0 ] |[阅读次数:76 ]

动物生产与管理

  • 广西丰肉型新品系黑山羊产肉性能与肉品质指标特性研究

    黄世洋;韦英明;梁源春;周燕颜;

    以6月龄和12月龄广西本地黑山羊为对照,研究广西丰肉型新品系黑山羊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综合测定和分析其屠宰性能、肉质、化学成分和风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6月龄和12月龄广西丰肉型新品系黑山羊与广西本地黑山羊两者相比较,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眼肌面积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且前者大于后者;肌肉中肉质的肉色和大理石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前者大于后者;嫩度剪切值差异显著(P<0.05,6月龄)和极显著(P<0.01,12月龄),前者小于后者;化学成分方面,粗蛋白、脂肪和磷测定指标两者差异显著(P<0.05),且前者大于后者;粗纤维指标两者差异显著(P<0.05),前者小于后者;风味影响因子方面,氨基酸总量、谷氨酸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前者大于后者,其余种类氨基酸含量(除12月龄试验羊甘氨酸含量外)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两者差异显著(P<0.05),前者大于后者;胆固醇含量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羊生产学推荐值;硫胺素和肌苷酸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前者大于后者。综合以上测定结果可以得出,广西丰肉型新品系黑山羊产肉性能高,营养成分全面,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且肉质鲜嫩多汁,膻味小,口感好,风味独特;其羊肉中胆固醇含量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广西丰肉型新品系黑山羊是适合南方地区生产高端黑山羊的首选品种,开发潜力巨大。

    2020年01期 v.41;No.262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8 ] |[阅读次数:58 ]
  • 输氧对拉萨白鸡种蛋和藏鸡种蛋孵化影响的研究

    冯静;鹏达;石海仁;张景华;马雪英;

    为研究输氧对拉萨白鸡种蛋和藏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选用5世代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进行孵化,于孵化过程及孵化结束时测定各品种鸡种蛋的相关孵化指标。结果表明:与输氧条件下相比,拉萨白鸡种蛋和尼木藏鸡种蛋在不输氧条件下的蛋重、初生重和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均更高,而山南藏鸡种蛋在不输氧条件下的蛋重、初生重和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均较低;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在输氧时的入孵蛋孵化率比不输氧时分别高29.40%、35.01%、14.72%;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在输氧时的受精蛋孵化率比不输氧时分别高31.55%、39.49%、11.91%。综上表明,缺氧是高原优良种质资源鸡种蛋孵化率低的最主要的因素,该研究为今后提高高原环境下种蛋的孵化效果提供了参考。

    2020年01期 v.41;No.262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1 ] |[阅读次数:117 ]

教学研究

  • 案例教学法在兽医产科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苏战强;陈诒伟;佟盼盼;买占海;张毅;

    为了调查案例教学法在兽医产科学课程应用中能否提升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兽医产科学成绩,以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8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学完成后,进行问卷调查及期末成绩对比,用Graphpad Prism 6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课程结束后,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融入专业课课程中表示认同和喜爱,对兽医产科学兴趣普遍提升,并期望在今后的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抽取其中2个教学班进行期末成绩对比分析,其平均成绩较往届提升了0.93分,说明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兽医产科学的学习效果,建议在今后的专业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2020年01期 v.41;No.262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8 ] |[阅读次数:59 ]
  • 临床与科研在兽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黄淑成;仝宗喜;童超;张君涛;王学兵;

    兽医诊断学是兽医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涵盖了许多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以及放射学诊断等操作技能。为了加强学生临床诊断的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兽医人才,结合目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教学大纲进行改善和调整,探讨兽医诊断学课程以临床病例落实理论教学,科学研发引领实验教学的实施与应用效果。

    2020年01期 v.41;No.262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2 ] |[阅读次数:79 ]
  • 病案教学法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贺鹏飞;刘博;陈灰;王宇;张剑柄;

    兽医内科学是兽医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掌握兽医内科学理论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掌握兽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临床诊疗能力是当前我国兽医内科学教学工作者的探索重点,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兽医内科学理论增长及技术革新的要求。病案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兽医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根据对该课程教学的体会,阐述病案教学法在兽医内科学理论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旨在为提高兽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41;No.262 110-11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1 ] |[阅读次数:78 ]
  • 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吴学壮;蔡治华;戴四发;

    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课是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主要环节。通过实验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养殖场环境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有必要全面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论述了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建设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主要从教学观念、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评价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2020年01期 v.41;No.262 114-11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0 ] |[阅读次数:98 ]

动物疾病防控

  • 羊泰勒虫吉林株的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田万年;徐雪雪;张佳娟;

    为了解吉林省延边地区流行的羊泰勒虫种类,采用血涂片镜检和PCR方法对羊泰勒虫进行鉴定和遗传学分析。血涂片镜检观察发现,血涂片红细胞中存在圆形虫体。对羊泰勒虫MPSP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PSP编码的蛋白包含3个N-糖基化位点,14个潜在抗原表位,含有信号肽结构。建立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到的3个虫株与Theileria luwenshunli(GQ281044)同源性为100%,亲缘关系较近,分离的羊泰勒虫为吕氏泰勒虫。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吉林省延边地区流行的羊泰勒虫为吕氏泰勒虫。

    2020年01期 v.41;No.262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5 ] |[阅读次数:64 ]
  •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综合防控措施

    王娜;苏胜杰;宋越;张帆;戴伶俐;周蕾;柴春霞;白帆;赵世华;张月梅;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绵羊、山羊及一些野生小反刍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广大农牧民和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概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41;No.262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8 ] |[阅读次数:64 ]
  •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养殖户布鲁菌病知识宣传干预调查

    图门巴雅尔;胡明明;王治维;王锦;赵凯;张昱;雷宇平;王仲兵;苏玲玲;田文霞;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养殖户对布鲁菌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可能的感染危险行为,为针对性开展布鲁菌病健康宣教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灵丘县选取70户牛养殖户,通过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养殖户的布病防控知识和高危行为情况开展现状调查。[结果]在70名被调查对象中,有77.14%的养殖户没有对新购入牛进行单独饲喂的防疫隔离意识。有45.71%的养殖户对牛群未免疫布病疫苗。虽然灵丘县近年来多次开展过布鲁菌病的宣传干预,但该次调查结果显示,宣传干预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结论]灵丘县养殖户对布鲁菌病的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仍距离规划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仍存在不小的感染布鲁菌病的风险。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加强针对养殖户进行布鲁菌病宣传干预,提高该部分人群对布鲁菌病的防护意识。

    2020年01期 v.41;No.262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 ] |[阅读次数:75 ]

  • 《畜牧与饲料科学》

    <正>《畜牧与饲料科学》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5-1228/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190。1973年创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

    2020年01期 v.41;No.26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阅读次数:65 ]
  • 《畜牧与饲料科学》投稿简约

    <正>《畜牧与饲料科学》创刊于1973年,双月刊,主办单位为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学术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英国CAB Abstracts,CABI》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

    2020年01期 v.41;No.262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阅读次数:7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