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与饲料科学

基础研究

  • 衣康酸对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明轩;孙雪妍;孙靖博;胡魁;张加力;刘菲;王威;王龙涛;张千振;

    [目的]探究4-辛基衣康酸(4-OI)对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4-OI干预组(低、中、高剂量)。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肝叶,模型组建立70%肝切除模型,4-OI低、中、高剂量组建立70%肝切除模型,并在术前连续3 d、术后即刻和术后1 d继续腹腔注射4-OI,各组剂量分别为1、3、6 mg/(kg·d)。采集各组大鼠肝脏组织进行称重,计算肝再生率,HE染色并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肝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加重,HGF、VEGF、TNF-α、IL-1β、IL-6的mRN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升高,IL-10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降低。Ki-67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极显著(P<0.01)升高,PCNA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升高,但无显著(P>0.05)差异。与模型组相比,4-OI干预后低剂量组HGF和VEGF的mRN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升高,Ki-67和PCNA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极显著(P<0.01)升高。4-OI显著(0.01<P<0.05)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0.01<P<0.05)升高IL-10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4-OI通过促进残余肝脏再生、抑制炎症反应,进而对大鼠部分肝切除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2025年03期 v.46;No.294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 ] |[阅读次数:2 ]
  • 基于MAPK信号通路探讨牛乳及其外泌体关键miRNA的免疫调节机制

    王乐乐;王高峰;赵濛;

    [目的]解析牛乳及其外泌体MAPK通路miRNA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结合前期测序数据,筛选牛乳及牛乳外泌体中MAPK信号通路免疫关键miRNA,再使用TargetScan和miRanda软件对筛选出的免疫关键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和靶基因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最后构建免疫关键miRNA的miRNA-mRNA-KEGG调节网络。[结果]牛乳及其外泌体MAPK通路免疫相关关键miRNA有80个,靶基因在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GO:0050727,炎症反应的调控)和negative 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GO:0050728,炎症反应的负向调控)等免疫相关的GO Term上显著富集。靶基因共富集在335个KEGG通路中,其中富集基因数目位居前5的KEGG通路是Metabolism(新陈代谢)、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Pathways in cancer(癌症相关通路)、Endocytosis(内吞作用)和Carbon metabolism(碳代谢)。调控网络中的基因PDGFRA和PDGFRB通过MAPK信号通路的多个miRNA介导牛乳及其外泌体的免疫功能。[结论]MAPK信号通路通过bta-let-7i、bta-miR-155、btamiR-34a、bta-miR-499b和bta-miR-106a_R+1_1ssIAC等关键miRNA介导牛乳及其外泌体免疫抗性。调控网络中的基因PDGFRA和PDGFRB受到MAPK信号通路的多个miRNA的调控,可能是牛乳及其外泌体免疫调控的关键基因。

    2025年03期 v.46;No.294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 ] |[阅读次数:4 ]
  • 罗布麻水提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抑制作用研究

    赵昕;贺元萧;李杨;热则古丽·艾科拜尔;赵红琼;

    [目的]探究罗布麻水提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为罗布麻产品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用罗布麻水提物进行2倍浓度递增试验、一次性浓度试验及与毒蕈碱型受体(M-受体)激动剂联合用药试验,探究其对小鼠离体小肠段运动的影响;给小鼠灌胃5、25、125 g/L罗布麻水提物或生理盐水,然后再灌胃墨汁,计算肠推进率和均分4段长度小肠的墨汁残留率。[结果]与用药前比较,2倍浓度递增(0.5~8.0 g/L)的罗布麻水提物可降低离体小肠段的收缩张力和收缩幅度;一次性浓度(4.0 g/L)罗布麻水提物给药后极显著(P<0.01)降低肠段收缩张力和收缩幅度,分别为用药前的(74.5±2.2)%和(82.0±2.6)%;罗布麻水提物与M-受体激动剂氯贝胆碱(BCh)联合用药后离体小肠段收缩峰值与用药前峰值百分比[(180.8±6.4)%]极显著(P<0.01)高于台氏液与BCh联合用药[(158.1±4.7)%]。罗布麻水提物灌胃小鼠剂量依赖性降低小鼠肠推进率,且墨汁主要残留在小肠的第3段。[结论]罗布麻水提物对小鼠胃肠运动具有抑制作用,其对小肠运动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M-受体无关。

    2025年03期 v.46;No.294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 ] |[阅读次数:3 ]
  • 不同乳酸菌对黄芪发酵性能的影响

    侯楠楠;王倩;张海超;王梅;谢全喜;胡著然;

    [目的]探究不同乳酸菌固态发酵技术对黄芪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提升作用,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黄芪粉作为试验对象,采用乳酸菌ZW0410、FJ0021、LYS0032、BJLY0086、SS0204、WT0327、GL0108共7株乳酸菌对黄芪粉进行生料厌氧发酵(基料∶水=1∶0.5,2%接种量,37℃培养48 h),测定pH值、微生物活性及有效成分变化,筛选适宜黄芪发酵的乳酸菌。[结果 ]乳酸菌ZW0410、FJ0021、LYS0032、BJLY0086、SS0204、WT0327均可发酵黄芪,发酵后乳酸菌数均可达到10~8 CFU/g以上,乳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ZW0410组效果最优,乳酸菌活菌数达2.64×10~9CFU/g,乳酸含量14.84g/kg,pH值降至4.12,总黄酮和粗多糖含量分别提升至18.06 g/kg(较空白组提高1.65倍)和36.93 g/kg,总糖含量降低6.4个百分点;乳酸菌BJLY0086组总黄酮含量最高(19.48 g/kg,较空白组提高1.86倍)。此外,乳酸菌发酵明显抑制霉菌增殖(除GL0108组外均未检出霉菌),毒素(AFB_1、ZEN、DON)及大肠杆菌含量均符合安全标准。[结论]在此试验条件下,筛选出适宜黄芪发酵的乳酸菌ZW0410。使用该乳酸菌发酵黄芪,可显著(P<0.05)提高黄芪总黄酮及粗多糖含量,同时能够抑制霉菌生长。

    2025年03期 v.46;No.294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阅读次数:0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基于病死动物肉骨渣制备的动物源蛋白水解物安全性与营养价值研究

    蔡志远;杨彦宁;隆雪明;唐小明;谢松柏;印遇龙;匡光伟;唐宇龙;

    [目的]研究基于病死动物肉骨渣制备的动物源蛋白水解物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方法]选择不同批次肉骨渣,通过高温高压、去油脂、酸水解、蒸馏脱酸、中和脱色、浓缩和干燥处理工艺后收集动物源蛋白水解物,测定其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蛋白质消化率等)、矿物元素(钙、总磷、铜、铁、锌等)、重金属(砷、铬、汞等)、违禁药物和抗生素(克伦特罗、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微生物(大肠杆菌、沙门菌等)、霉菌毒素(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B_1等)、猪主要病原核酸(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等)。选取24头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杜长大健康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和0.5%的动物源蛋白水解物,试验为期35 d。测定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免疫、抗氧化、生化指标。[结果]动物源蛋白水解物干物质含量为94.04%,粗蛋白含量为68.74%,其粗灰分中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如钙、磷、铁含量均超过1 g/kg,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均超过1 mg/kg。安全性方面,重金属汞未检出,铅、镉、铬、总砷含量均低于1 mg/kg,各类药物残留及有害微生物、猪常见病毒核酸均未检出,呕吐毒素仅0.31 mg/kg,其他毒素未检出。菌落总数809 CFU/g,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断奶仔猪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动物源蛋白水解物能显著(P<0.05)提高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降低料重比,极显著(P<0.01)降低腹泻率;显著(P<0.05)提高血清总蛋白、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极显著(P<0.01)提高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显著(P<0.05)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论]动物源蛋白水解物安全性好、营养价值高,具备调控机体免疫的能力,可为我国畜禽养殖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产品。

    2025年03期 v.46;No.294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 ] |[阅读次数:1 ]
  • 妊娠后期饲粮添加浒苔多糖铁对母猪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刘红伟;王鲁波;刘天龙;王海华;谢春艳;

    [目的]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浒苔多糖铁(EP-Fe)对母猪肠道微生态以及微生态与铁代谢相关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与配公猪一致、预产期相近、膘情及体型相近的长大二元杂交妊娠后期[(90±2) d]初产母猪6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从妊娠后期(95 d)开始至分娩结束,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EP-Fe组饲喂基础日粮加140 mg/kg EP-Fe。采集妊娠112 d的新鲜母猪粪便及分娩母猪血清,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粪便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EP-Fe,提高了母猪血清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水平;可明显改善妊娠母猪粪便微生物组成,提高了克里斯滕森菌科R-7菌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颤螺菌属(Oscillibacter)、普雷沃氏菌科NK3B31菌群(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瘤胃球菌属(UCG-002)、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普雷沃氏菌科未分类菌群(unclassified_f__Prevotellaceae)等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毛螺菌属(UCG-008)、未分类变形菌属(norank_f__norank_o__Gastranaerophilales)菌群的相对丰度,有提高母猪粪便总短链脂肪酸含量的趋势;提高了与粪便铁显著正相关的毛螺菌科XPB1014菌群(Lachnospiraceae_XPB1014_group)的相对丰度,降低了与母猪胎盘铁转运基因显著负相关的未分类的梭状芽孢杆菌属(norank_f_norank_o_Clostridia_UCG-014)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母猪粪便铁水平,促进了胎盘铁转运基因的相对表达,改善了母猪对铁的吸收利用和转运。[结论]EP-Fe能够改善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提高短链脂肪酸浓度,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有利于母猪和仔猪之间的铁代谢传递。

    2025年03期 v.46;No.294 3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 ] |[阅读次数:0 ]
  • 低成本发酵制备饲用酿酒酵母SCL6的工艺优化及生物量提升研究

    刘佩伶;陈颖禧;刘琳;崔金明;

    [目的]解决饲料级酿酒酵母生产成本高、生物量低的产业化难题。[方法]以本土低活性酿酒酵母SCL6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YPD培养基的发酵工艺优化研究。采用两阶段工艺优化策略: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关键培养基组分(碳源、氮源、无机盐),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对发酵过程影响显著的关键因素;随后运用Box-Behnken中心复合设计结合响应面法建立多因素交互作用模型,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参数优化与模型验证。采用OD_(600nm)值结合湿重测量法检测生物量,通过方差分析确定有显著影响的关键因素,最终在3 L发酵罐中实施工艺验证,通过动态补料与参数调控实现过程优化。[结果](1)因子显著性分析表明:碳源类型、培养温度和初始pH值对生物量积累具有极显著(P<0.01)影响,构成主要限制因子;氮源组成、无机盐浓度及接种量对生物量的影响未达显著(P>0.05)水平,属于非主要影响因子。(2)通过模型优化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碳源采用麦芽糖(50.46 g/L),复合氮源为玉米浆(20 g/L),微量元素配比为七水硫酸镁(4 g/L)、无水硫酸锌(0.1 g/L)、无水磷酸二氢钾(2 g/L),初始pH值为6.10,培养温度实施动态调控(29.52℃)。(3)工艺验证显示:在优化条件下进行摇瓶培养,SCL6菌株的OD_(600nm)值为46.6,在3 L发酵罐中,SCL6菌株的OD_(600nm)值达到106.8,分别较初始摇瓶培养的OD_(600nm)值(20)提高了1.33倍和4.34倍。上罐发酵的酵母活菌数达到2.1×10~9CFU/mL,符合GB/T 22547—2008饲料添加剂标准要求。(4)经济性评估表明:优化后工艺的吨培养液生产成本降低35.8%,其中碳源成本节约29.9%,能耗降低42.5%,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葡萄糖利用效率低、培养温度控制能耗高等问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响应面法的两阶段发酵优化工艺,显著提高了本土酿酒酵母SCL6的工业化培养效率。通过精准识别关键限制因子并建立动态调控模型,实现了菌体生物量的指数级提升与生产成本的显著下降。

    2025年03期 v.46;No.294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地区沙生灌木综合开发利用现状

    贺红阳;何炎红;李九月;薛树媛;

    沙生灌木外形独特,根系发达,具有耐贫瘠、耐旱、耐寒等特性,在土壤改良、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应,可开发利用领域广泛,兼具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沙生灌木资源丰富,生长着多种中国特有的沙生灌木。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下,对沙生灌木的开发利用不断深入。简要介绍了内蒙古地区沙生灌木的分布、种类及其应用价值,并总结了沙生灌木在木材、造纸、饲料、药用及生物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开发利用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沙生灌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思路。应通过科学规划,拓展沙生灌木的应用领域,改进开发利用方式,从而促进沙生灌木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

    2025年03期 v.46;No.294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地源性蛋白质饲料资源营养成分特征评估

    傅诗敏;姜亚琴;王馨瑜;林仙军;

    [目的]系统评估浙江省地源性蛋白质饲料资源的营养成分特征,为建立浙江省地源性蛋白质资源数据库、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及饲料产业优化积累数据。[方法]采集14种浙江省地源性蛋白质饲料原料,通过测定粗蛋白、粗纤维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合方差分析与相关性统计,分析资源特征。[结果]粗蛋白含量:米糠粉最低[(5.69±1.82)%],羽毛粉最高[(81.48±4.36)%],脱脂米糠中等[(14.61±1.15)%];粗纤维含量:鱼粉最低[(2.70±1.28)%],米糠粉最高[(26.97±15.14)%],脱脂米糠中等[(8.91±0.66)%],脱脂米糠粗纤维含量与米糠粉和花生粕差异显著(P<0.05);氨基酸总量:米糠粉最低[(4.38±1.74)%],羽毛粉最高[(77.03±3.80)%],脱脂米糠中等[(11.86±1.06)%],脱脂米糠氨基酸总量与酒糟、米糠粉、小麦麸的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含量与粗纤维含量存在极显著(P<0.01)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通常纤维含量较低;粗蛋白含量与氨基酸总量存在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原料,氨基酸含量也较高。粗纤维含量与氨基酸总量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负相关关系,与粗灰分之间存在显著(P<0.05)的负相关关系。粗灰分含量与水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P<0.05)的负相关关系。[结论]脱脂米糠为浙江省丰富的地源性蛋白质饲料资源,在应用中需考虑其较高的纤维素含量对动物消化率的影响。后续通过发酵、菌酶协同技术和低温加工工艺等技术创新,脱脂米糠的营养缺陷有望得到突破,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2025年03期 v.46;No.294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 ] |[阅读次数:1 ]

草业科学

  • 兴安盟地区20份苜蓿单株资源综合评价

    张旗;王啸琦;赵越;候伟峰;毕盛楠;赵力兴;黄子轩;莽春霞;李凤娇;陶梦慧;陈旭楠;姜昕禹;佟乌兰;

    [目的]筛选具有优异性状的苜蓿单株,为丰富内蒙古兴安盟地区优质苜蓿种质资源做储备。[方法]对20份苜蓿单株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测定其株高、茎粗、分枝数、叶长、鲜重、干重、干鲜比7项农艺性状及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相对饲喂价值6项营养品质指标,结合隶属函数法系统评估其综合性能。[结果]综合评价最佳的单株为XM-9,其鲜重为160 g/株、干重为62.61 g/株、干鲜比为0.39;粗脂肪含量为8.19%、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7.9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37.74%、粗蛋白含量为20.42%、粗灰分含量为2%、相对饲喂价值为115.70。20个苜蓿单株中,排名靠前的5个单株依次为XM-9、XM-3、XM-1、XM-5、XM-15。[结论]XM-9单株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可作为核心亲本材料用于当地优质苜蓿无性家系的构建及苜蓿新品种选育,为兴安盟地区苜蓿种质创新提供重要材料基础。

    2025年03期 v.46;No.294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0 ]
  • 热区红毛草种子繁育研究进展

    李莲红;韩学琴;邓红山;罗会英;刘进娣;吴政;白宏理;金杰;

    红毛草是一种热带地区抗逆性较强的禾本科植物,耐高温、耐旱、耐贫瘠,具有观赏价值、饲用价值、生态价值和药用价值,在热带地区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生态护坡、城市景观等推广应用场景中,对红毛草种子需求量大,但红毛草种子繁育存在结实率低、熟期不一致、休眠强、不易萌发等问题。因此,在梳理现有文献、借鉴禾本科其他牧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红毛草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生殖特性、种子生物学特性,以及种子繁育技术体系、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等维度,开展系统综述,总结了红毛草种子繁育中的技术难点和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对红毛草种子繁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红毛草种质资源保护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6;No.294 7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0 ]
  • 盐碱胁迫对苏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罗天;黄翠碧;牟腾慧;龚芳;任亚玲;

    [目的]了解盐碱胁迫对苏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苏丹草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1个超纯水对照组和NaCl、Na_2CO_3、NaOH 3个盐碱胁迫组,各组均设6个浓度梯度:NaCl组浓度为50、100、150、200、250、300 mmol/L;Na_2CO_3组为15、25、50、75、100、150 mmol/L;NaOH组为5、10、15、20、25、30 mmol/L。将苏丹草种子置于含处理液的培养皿中(25℃避光培养),每日记录发芽数,发芽试验结束时测定种子根长、芽长、鲜重、干重,计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并根据测定指标计算NaCl、Na_2CO_3、NaOH对苏丹草种子的盐碱胁迫临界值。[结果]NaCl浓度≥100 mmol/L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浓度≥50 mmol/L时,种子芽长、根长、鲜重、发芽指数显著(P<0.05 )低于对照组。Na_2CO_3浓度≥75 mmol/L时,苏丹草种子不发芽;浓度高于15 mmol/L时,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长、根长、鲜重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NaOH各浓度梯度与对照组相比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干重均无显著(P>0.05)差异;芽长、根长在浓度10 mmol/L时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鲜重在浓度5 mmol/L时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NaCl、Na_2CO_3、NaOH对苏丹草种子的临界浓度值分别为269.52、49.18、124.76 mmol/L,苏丹草种子对盐碱敏感性为:Na_2CO_3>NaOH>NaCl。[结论]盐碱胁迫对苏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因盐种类和浓度而异,Na_2CO_3的抑制作用最强,NaCl最弱,且幼苗生长指标(尤其是鲜重、根长)比萌发指标(如发芽率)对盐碱胁迫更敏感。

    2025年03期 v.46;No.294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0 ]

动物生产与管理

  • 萨杜蒙三元杂交黑绵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吴方向;谢遇春;陈大勇;杨思源;何辉杰;王泳;张耀支;刘洁;冯军平;马驰;尹雪姣;李长青;

    [目的]探究萨杜蒙三元杂交黑绵羊的体重与其体尺指标间的关联性,构建黑绵羊最优的体重-体尺指标回归模型。[方法]选取60只8月龄萨杜蒙三元杂交黑绵羊公羊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胸围、体高、体长、体斜长和体重,并运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进而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萨杜蒙三元杂交黑绵羊体重与各体尺指标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其中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55。通径分析发现,胸围、体高与体斜长3个体尺指标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变量,并通过体斜长对体重产生间接作用。萨杜蒙三元杂交黑绵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0.971x_(胸围)+0.629x_(体高)+0.505x_(体斜长)-127.019,标准化后的回归方程为y=0.644x_(胸围)+0.333x_(体高)+0.335x_(体斜长)(R~2=0.761,P<0.01)。[结论 ]萨杜蒙三元杂交黑绵羊的体重与各体尺指标存在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其胸围、体高和体斜长对体重有直接影响,在选育过程中,通过优化这些指标可以有效预测和增加其体重。

    2025年03期 v.46;No.294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0 ]
  • 牧户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及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内蒙古中西部草原牧区的实地调研

    马梅;郝雅丽;李鑫杰;

    [目的]研究牧户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与适应性行为,提升牧民的抗灾能力。[方法]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草原牧区194户牧户的实地调研,利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对牧户感知极端气候事件及其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显著影响牧户对感知极端气候事件的因素包括牧户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年均总收入、信息获取渠道数量及获取气象信息及时性,而是否借贷的影响作用不明显。(2)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年均总收入及获取气象信息及时性是显著影响牧户应对极端气候事件采取适应性行为的因素,是否借贷与信息获取渠道数量也对牧户采取适应性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结论]牧户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与应对行为受到经济基础、信息条件、家庭结构及个人特征等多维度因素的综合作用,且不同因素在感知与应对环节的影响存在差异,这为针对性制定引导牧户应对极端气候的政策提供了方向。

    2025年03期 v.46;No.294 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0 ]

动物繁殖与育种

  • 绵羊PPARGC1A基因的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邵俊红;牛程炜;温行行;梁任杰;杨旭光;黄俪婷;郭乐珊;白俊艳;

    [目的]挖掘影响绵羊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为绵羊品种的选育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技术检测PPARGC1A基因的InDel(插入/缺失)位点在湖羊、杜泊羊以及小尾寒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对PPARGC1A基因的多态性与绵羊生长性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PPARGC1A基因在3个绵羊品种中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II型、ID型和DD型。湖羊、杜泊羊以及小尾寒羊的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28、0.209、0.563,I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32、0.488、0.406,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40、0.302、0.031。关联分析表明,PPARGC1A基因与湖羊的体高、背高和臀端高有显著(P<0.05)关联性;PPARGC1A基因与小尾寒羊的体长有显著(P<0.05)关联性;PPARGC1A基因与杜泊羊的各生长性状无显著(P>0.05)关联性。[结论]PPARGC1A基因对湖羊和小尾寒羊的部分生长性状有影响,可以作为湖羊和小尾寒羊遗传杂交改良的重要功能候选基因。

    2025年03期 v.46;No.294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0 ]

动物疾病防控

  • 库车市某规模化猪场猪源产酸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郭文泽;杨彬;马雯萱;李静;王泽坤;于月通;马志远;齐萌;

    [目的]调查库车市某规模化猪场猪鼻拭子中产酸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集该猪场80份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猪鼻拭子样本,经细菌分离培养和16S rDNA测序比对分析鉴定细菌种类;通过检测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了解其耐药性;通过动物感染试验评定其致病性。[结果]对80份猪鼻拭子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形态学鉴定,初步分离出18株疑似克雷伯属细菌;经16S rDNA测序比对分析,18株菌株中鉴定出3株为产酸克雷伯菌。选择10类14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3株产酸克雷伯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对分离株进行20种耐药基因检测,3株产酸克雷伯菌共检测出bla_(TEM)、tetA、sul1、sul2、tetB、aac(3′)-IIa、aadA和qnrB 8种耐药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发现,3株产酸克雷伯菌分离株均可引起小鼠死亡,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结论]该规模化猪场分离的产酸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本研究结果为该规模化猪场产酸克雷伯菌病的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

    2025年03期 v.46;No.294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 ] |[阅读次数:0 ]
  • 玉溪市散养牛弓形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杨秋楠;吕嵘;徐聪;李晶;宋诗雅;朱禹坤;杨曦;张晓舟;吴明伟;杨耀兰;罗晓燕;

    [目的]调查云南省玉溪市散养牛弓形虫病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玉溪市内9个县(市、区)采集的341份散养牛血清样本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计算该地区散养牛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析不同地区、品种、性别、采样季节散养牛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玉溪市散养牛弓形虫感染抗体总阳性率为3.23%。不同地区(χ~2=22.594,P<0.05)、品种(χ~2=10.126,P<0.05)散养牛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χ~2=0.588,P>0.05)、采样季节(χ~2=6.127,P>0.05)散养牛弓形虫感染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溪市存在散养牛的弓形虫感染,地区和品种是散养牛弓形虫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影响不同地区和品种散养牛弓形虫抗体阳性率的具体因素,并加强对高风险地区和品种的监测和防控措施,以降低弓形虫病的传播风险,保障牛群健康和养殖效益。

    2025年03期 v.46;No.294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

  • 阿尔巴斯山羊和鄂尔多斯细毛羊肌肉常规营养素特征

    苏贞;白扬;杨安琦;哈里亚;刘俊梅;石诚泰;郭军;

    [目的]获得阿尔巴斯山羊和鄂尔多斯细毛羊肉高参考价值的常规营养素参数,为营养评价、产品标准制订及宣传提供参考。[方法]系统采集鄂尔多斯地区的阿尔巴斯山羊和鄂尔多斯细毛羊及阿拉善盟、宁夏和陕西等地区的共8个品系山羊和绵羊的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204份,检测其4种常规营养素含量,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阿尔巴斯山羊肉蛋白质、脂肪、水分和灰分含量■分别为(22.10±1.41)、(3.95±1.11)、(73.65±1.43)和(1.49±0.31)g/100 g;蛋白质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系山羊和绵羊,脂肪低于阿拉善白绒山羊和横山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水分显著(P<0.05)高于横山羊;核心产区蛋白质显著(P<0.05)高于非核心产区。鄂尔多斯细毛羊肉蛋白质、脂肪、水分和灰分含量分别为(20.25±1.63)、(5.68±2.16)、(72.61±2.18)和(1.59±0.46)g/100 g;肌间脂肪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系山羊和绵羊;乌审召镇的鄂尔多斯细毛羊肉蛋白质显著(P<0.05)高于其他2个乡镇。常规营养素OPLS-DA显示,山羊和绵羊有聚类分离趋势,贡献较大的为蛋白质和灰分;脂肪用4个脂肪酸综合指标代替则聚类分离更明显,且品系/地区分离效果也更好,贡献大的指标为灰分、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结论]阿尔巴斯山羊肌肉具有高蛋白、低脂和持水性强的优点;鄂尔多斯细毛羊肌间脂肪含量高,提示口感应比其他品系山羊和绵羊更好,应在质构指标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2025年03期 v.46;No.294 11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