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少贞;赵凌瑞;朱玉婷;曹谨玲;宋晶;
为评价外源性雄激素17α-甲基睾酮(MT)对水生动物肝脏组织学结构的影响,对麦穗鱼雌鱼进行半静水MT暴露试验,探讨MT对麦穗鱼雌鱼的体重、肝脏重量、肝体指数以及肝脏组织学的影响。结果显示,MT暴露前期和中期,麦穗鱼体重变化不明显,但暴露后期体重显著降低(P<0.05);暴露于不同浓度的MT时,麦穗鱼雌鱼的肝脏重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肝体指数的变化情况与肝脏重量一致,在暴露的中期和后期,麦穗鱼的肝体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的MT暴露后,麦穗鱼肝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出现肝脏空泡化、肝细胞核固缩等现象,且空泡化和核固缩现象随着MT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加剧。
2016年01期 v.37;No.21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6 ] |[阅读次数:0 ] - 赵玉娥;赵智香;赵丽霞;樊国泰;
不同地区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不同,其发病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明确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情况,以巴彦淖尔地区4家奶牛场临床型乳腺炎患牛为实验对象,采集80份乳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结果分离到51个菌株,其中有葡萄球菌31株,链球菌6株,肠杆菌14株。该试验明确了该地区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该地区奶牛乳腺炎的有效防治及临床上合理地筛选敏感药物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016年01期 v.37;No.214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0 ] |[阅读次数:0 ] - 赵强;赵海福;
为评价野生药用植物红茂草的生物碱提取物对黏虫卵的杀灭效果,取适量黏虫卵分别与含50、100、200、400、800 mg/L红茂草生物碱提取物的丙酮溶液短暂接触,观察并比较经不同浓度红茂草生物碱处理的黏虫卵孵化率及初孵幼虫存活率,并设对照处理组(CK)。结果显示,除50 mg/L处理组外,其余各处理组的卵孵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设定的处理浓度范围内,所有处理组的初孵幼虫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红茂草生物碱对黏虫卵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
2016年01期 v.37;No.214 10-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9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梅;闫佰鹏;史兆国;赵德宝;巨玉鑫;
[目的]为今后研究肉鸽免疫功能提供其免疫器官的形态学、组织学观察依据。[方法]选取40日龄的肉鸽,摘除法氏囊、脾脏和胸腺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制作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照相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40日龄肉鸽法氏囊黏膜上皮完整,黏膜固有层腔上囊小结数量减少,体积变小,中间出现空泡,淋巴细胞减少;法氏囊小结中皮质和髓质界限不明显,小结周围有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导致法氏囊免疫功能降低。脾脏各组织结构发育趋于完善,细胞排列紧密。胸腺髓质中淋巴细胞较少,可见胸腺小体;皮质中淋巴细胞较多。[结论]40日龄的肉鸽法氏囊开始萎缩,免疫功能降低,而脾脏和胸腺免疫功能正常。
2016年01期 v.37;No.214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1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1 ] |[阅读次数:0 ] - 龚团莲;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兽医临床分离的26株猪链球菌进行了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猪链球菌对头孢噻肟及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最高,敏感菌株均占73.0%;其次是丁胺卡那霉素和盐酸多西环素,敏感菌株分别占57.7%和50.0%;分离菌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92.3%、69.2%、69.2%;此外,分离菌对氯霉素、头孢他啶、克林霉素、磺胺嘧啶钠、复方新诺明也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耐药率均为57.7%。分离的猪链球菌对部分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2016年01期 v.37;No.214 16-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0 ] |[阅读次数:0 ] - 田攀;
为建立良好的SPF级NIH小鼠饲养的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平台,以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SPF级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的NIH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对屏障系统中SPF级NIH小鼠的饲养、管理和运营模式进行详细阐述。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运营模式,形成了SPF级NIH小鼠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可为标准化实验动物的生产运营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016年01期 v.37;No.21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5 ] |[阅读次数:0 ] - 王俊丽;高超;何伟;艾尼瓦尔·艾尔肯;娜孜热·阿不都克里木;米克热木·沙衣布扎提;
[目的]探讨刺糖水提剂对家兔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外,分别肌肉注射一定剂量的30%刺糖水提剂、15%刺糖水提剂、7.5%刺糖水提剂、25%葡萄糖+30%刺糖水提剂、25%葡萄糖。各处理组及对照组在注射前(0 min)和注射后10、20、30、60、120、240、360、480、600、720 min分别耳缘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利用酶标仪测定血糖含量。[结果]高、中、低剂量的刺糖水提剂对家兔的血糖影响作用不明显;30%刺糖水提剂+25%葡萄糖与单独使用25%葡萄糖和单独使用30%刺糖水提剂相比,对家兔血糖浓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刺糖水提剂对家兔血糖的影响不明显。
2016年01期 v.37;No.214 22-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2 ] |[阅读次数:0 ] - 宋晶;陈祎宁;刘晓玲;刘少贞;
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并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染色,对牛蛙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组织学观察;利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 4.21测量皮肤厚度,运用SPSS 17.0软件对不同部位的皮肤厚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镜下观察组织切片可见,牛蛙的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为3层:角质层、颗粒层和生发层,真皮由疏松层和致密层组成。疏松层主要由网状结缔组织构成,也包括一些色素、颗粒腺和黏液腺。色素主要分布于表皮下的结缔组织中,颗粒腺和黏液腺的间隙的结缔组织中也有少量色素。鼓膜皮肤厚度显著小于其他部位皮肤厚度(P<0.05),前肢、后肢、泄殖孔的皮肤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部位皮肤分布的色素细胞、颗粒腺、黏液腺数量也不同,内侧的黏液腺多于外部,而颗粒腺在表皮分布多,在深层分布少。
2016年01期 v.37;No.214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4 ] |[阅读次数:0 ] - 王云;乔宗骏;王国科;梁雄燕;
对湖北省某农户散养的12周龄淮南王土鸡病鸡进行剖检,发现病鸡肝脏有白色肿瘤;心肌增厚,有疑似肿瘤赘生物;脾脏萎缩,切面呈暗色。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扩增出了约545 bp的条带,病鸡组织内含有ALV-J病毒核酸序列,表明该病例为ALV-J感染。
2016年01期 v.37;No.214 28-2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1 ] |[阅读次数:0 ] - 寇举;张来宾;胡士鹏;张健;蔡岩;
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中,良好的环境因素是实验动物准确、可靠表达实验数据的必要条件。而环境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常常是多种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一旦环境失衡,初期动物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努力去适应,以减少有害因素对其伤害;而当环境的危害性大于其本身的应激能力上限时,机体就会无法承受,进而导致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出现紊乱,引发各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2016年01期 v.37;No.21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6 ] |[阅读次数:0 ]
- 阎晓红;
陆眠宁Ⅱ是一种新型的复方麻醉制剂,常用于动物手术制动和麻醉,但用于家兔手术的报道较少。在兽医实践课教学中将陆眠宁Ⅱ注射液用于家兔胃切开术中的麻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16年01期 v.37;No.214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1 ] |[阅读次数:0 ] - 丛琳;武瑞;李银生;
恩诺沙星是一种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随着恩诺沙星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在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方面已有广泛的研究。介绍了细胞色素P450酶的基本特征,综述了恩诺沙星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阐明恩诺沙星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机制及恩诺沙星在畜禽体内的药理学与毒理学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01期 v.37;No.214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9 ] |[阅读次数:0 ] - 许小楠;李忠莉;于德斌;武瑞;
为了研究贝尔美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的泌乳奶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A组和试验B组2组,每组10头;选择患有隐性乳房炎的泌乳奶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C组与试验D组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正常日粮,试验组在正常日粮基础上添加贝尔美预混剂300 mg/kg,分别于0、15、30、45和60 d记录产奶量,并采取乳样,检测乳成分。试验结果显示,在预防试验中,与对照A组相比,试验B组平均每头每天产奶量增加1.90 kg(P>0.05),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干物质分别提高了3.52%(P>0.05)、7.21%(P>0.05)、1.92%(P>0.05)、6.09%(P<0.05)。在治疗试验中,与对照C组相比,试验D组的奶牛平均每头每天产奶量增加了2.24 kg(P<0.05),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干物质分别提高了14.42%(P<0.05)、10.65%(P<0.05)、2.02%(P>0.05)、9.53%(P<0.05)。综上所述,贝尔美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能改善乳品质。
2016年01期 v.37;No.214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 ] |[阅读次数:0 ] - 郭丽华;
利用海南霉素钠、甲氧苄啶、乳化剂和适宜溶媒制备了复方海南霉素钠溶液,并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制备的复方海南霉素钠溶液对人工感染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复方海南霉素钠溶液显深蓝色,含海南霉素钠为标示量的98.86%,稳定性试验重点考察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人工感染球虫的试验组鸡群服用复方海南霉素钠溶液后,发生下痢的鸡只数和死亡鸡只数最少,且有效治愈率最高,为95%,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制备的复方海南霉素钠溶液质量稳定,对鸡球虫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016年01期 v.37;No.214 40-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 ] |[阅读次数:0 ] - 李锋;裴乐;杨宝龙;卢岩;侯勇跃;王还登;张振铎;
为了满足绿色肉食品生产对绿色兽药产品的需求,以及提高蒙兽药药物疗效,对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中蒙兽药与微生态制剂课题组前期研制出的用于绵羊寄生虫病防治的蒙兽药"驱虫泻火散"进行了微米化处理,并对其临床药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中草药微米化处理,与常规剂型相比,微米化蒙兽药"驱虫泻火散"的药效有了明显提高,微米处理后20 g的剂量就可达到未处理前常规剂型40 g剂量的药效;在40 g剂量时,可取得与化学药物伊克赛相近的驱虫效果,而且安全无副作用。相对化学药物伊克赛,蒙兽药"驱虫泻火散"还有较好的增重效果。
2016年01期 v.37;No.214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8 ] |[阅读次数:0 ]
- 丁爽;黄大鹏;
以断奶仔猪为实验动物,研究大豆蛋白肽对幼龄动物生长的影响功能。16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基础日粮添加3.0%血浆蛋白粉,Ⅱ组为基础日粮添加3.0%乐能小肽和3.0%血浆蛋白粉,Ⅲ组为基础日粮添加3.0%乐能小肽,Ⅳ组为基础日粮添加5.0%乐能小肽组,试验期12 d。试验结果显示,仔猪断奶后1~6 d、7~12 d或1~12 d,试验Ⅱ组和Ⅲ组均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P<0.05),并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饲料转化率(P<0.05)。考虑到饲料成本,建议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3.0%大豆蛋白肽。
2016年01期 v.37;No.214 54-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1 ] |[阅读次数:0 ] - 文正常;潘淑惠;王旋;尚以顺;吴维东;
为观察以功能性益生菌为主的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应用研发的复合益生素试验制剂、复合芽孢菌制剂、嗜乳酸杆菌制剂对杂交肉鸡进行饲养试验,从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效果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益生素试验制剂、复合芽孢菌制剂试验组效果较为显著,对肉鸡平均增重分别提高了13.15%和10.47%;在饲料消耗方面分别降低了10.18%和6.91%;总蛋白含量分别增加15.65%、8.66%;血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4.59%、8.96%。由此可见,以多菌株功能性益生菌及生物酶组成的复合益生素制剂对肉鸡的影响效果较为显著。
2016年01期 v.37;No.214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5 ] |[阅读次数:0 ] - 李锋;裴乐;卢岩;杨宝龙;侯勇跃;张振锋;王还登;朝勒孟;
为达到驱虫、促生长和不产生药物残留的三重效果,参考民间蒙兽药方剂设计生产出一种纯中药、无残留的绿色蒙兽药饲料添加剂产品"羊乐乐";并对其进行了羔羊育肥和淘汰母羊育肥期间不同添加剂量、不同添加时段、不同添加次数的饲喂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育肥羔羊饲料中每日添加15 g/只"羊乐乐",连续饲喂到出栏,有最佳的驱虫和增重效果;而淘汰母羊在寄生虫重度感染的情况下每日添加20 g/只"羊乐乐",连续饲喂21 d仍能发挥很好的驱杀寄生虫效果,同时,使用"羊乐乐"后试验羊的增重效果优于常规驱虫药物伊克赛注射液给药组。
2016年01期 v.37;No.214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7 ] |[阅读次数:0 ] - 金彧如;张涛;李晶;车俊亿;张娜;王建军;
研究不同黏合剂对营养舔砖压强及采食量的影响。测定不同黏合剂(5%膨润土,5%二水硫酸钙,5%水硬性胶凝材料)配方营养舔砖在不同压强下的舔砖密度,测试A配方在不同加工压强(10 kg/cm2、15 kg/cm2、20 kg/cm2)对滩羊舔食量的影响试验,测试10 kg/cm2压强下不同黏合剂配方对滩羊舔食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压强的情况下,添加水硬性胶凝材料、二水硫酸钙舔砖密度要高于添加膨润土的舔砖密度,差异显著(P<0.05);在营养舔砖加工压强相同、配方一致的情况下,黏结剂为5%的水硬性胶凝材料、5%二水硫酸钙与5%的膨润土间的滩羊舔砖舔食量差异显著(P<0.05);在配方相同情况下,舔砖加工压强为10 kg/cm2、15 kg/cm2、20 kg/cm2对舔砖的密度(g/cm3)以及滩羊的舔食量无显著影响。
2016年01期 v.37;No.214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8 ] |[阅读次数:0 ] - 阿布来提·塔力甫;
为了合理利用棉花秸秆,降低草料资源浪费和饲养成本,研究棉花秸秆饲喂对绵羊生长发育与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以舍饲为主的50只多浪杂交羊,根据试验羊日粮的营养成分和棉花秸秆添加比例不同分为4个组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秸秆颗粒料组羊的增重比混合料组高。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秸秆颗粒料,常年饲喂不影响羊正常生理功能,能提高羊个体的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2016年01期 v.37;No.214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0 ] |[阅读次数:0 ] - 王美秀;伊风江;樊金富;李芳;
阐述了科学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应注意的若干问题:选购合格的饲料添加剂;选用适合的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的添加量要适当;多种饲料添加剂同时使用时,要注意相互之间的拮抗作用;加入饲料添加剂要搅拌均匀;要妥善保存饲料添加剂;应注意饲料添加剂的副作用。
2016年01期 v.37;No.214 67-6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7 ] |[阅读次数:0 ]
- 季慕寅;张爽;
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是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角度,探索建立卓越农林类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阐明了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成效,以期为推动高职涉农专业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2016年01期 v.37;No.21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5 ] |[阅读次数:0 ] - 郭元晟;
随着我国各行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及社会经济转型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技术工人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掌握高精技术且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教育已迅猛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地区特色型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已逐渐受到社会更广泛的重视。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关注扶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就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职业素质教育方面一些问题,进行了探析。
2016年01期 v.37;No.214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0 ] - 陈俭清;杨洪亮;盛尊来;陈雪英;丁文雅;李艳华;
动物药学专业是为了适应当前动保行业的需求而建立的,其课程设置体现了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也体现了兽医临床的需求和当代药学发展的先进技术水平。经过多年的实践,《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已经发展成为动物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次级代谢产物的种类,性质、结构和作用,为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建立食品动物专用的抗传染病的用药体系,防止病原体耐药性向人类传播;促进动物药学专业发展,以及为新兽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016年01期 v.37;No.214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9 ] |[阅读次数:0 ] - 郝子悦;刘忠慧;
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的形势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类专业为例,从提高就业质量的角度,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措施。
2016年01期 v.37;No.214 77-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0 ] |[阅读次数:0 ] - 梁喜龙;鞠世杰;王伟;梁晓艳;冯乃杰;方淑梅;
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传统分类方法为渗透吸水、吸胀吸水和代谢性吸水。而目前在新版教材中出现了新的分类方式:扩散、集流与渗透作用。对新旧两种分类方式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区别进行总结,以便于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吸水机制的理解,有利于教师全方位的教学。
2016年01期 v.37;No.214 7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5 ] |[阅读次数:0 ]
- 龚胜;韦锦益;卢文学;杨楷;邓海明;张杏艳;陈中华;蓝海恩;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使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水平也得到提升,但养殖规模的大幅增长加大了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考虑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形成循环发展的模式。我国畜禽养殖业每年产生的粪污高达几十亿吨,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如果将其合理利用在种植业中就会变废为宝,只有实现循环发展才能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
2016年01期 v.37;No.214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3 ] |[阅读次数:0 ] - 王旭生;
2014年6月—2015年5月,内蒙古赤峰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大风日数较少。由于气候条件较适宜,表层土壤结构稳定,赤峰市土壤风蚀(风积)度和土壤肥力程度与2013年6月—2014年5月同期相比未出现明显变化。赤峰市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喀喇沁旗、敖汉旗7个监测站中,仅巴林右旗出现土壤风蚀(风积)现象,其余地区未发生风蚀(风积)现象。建议各地区继续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减少或避免土壤风蚀(风积)现象的发生。
2016年01期 v.37;No.214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4 ] |[阅读次数:0 ] - 骞少禹;
从气温、降水、日照、终霜日期、初霜日期及无霜期等方面介绍了了内蒙古赤峰市2014年12月—2015年11月的基本气候概况,并就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2016年01期 v.37;No.214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7 ] |[阅读次数:0 ]
- 夏正荣;
基于近年对多家生猪规模养殖场(户)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并总结了该病的一般性规律,找准致病因素、掌握流行特点、科学鉴别诊断,制定了较为完善、系统化、科学化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兽医和养殖者提供了实用的防控经验和方法。
2016年01期 v.37;No.214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 ] |[阅读次数:0 ] - 杨超;
2015年6月湖北某农户饲养的150头的育肥猪,先后出现了弓背喜卧、粪便干结、全身皮肤出血等症状。病理剖检可见全身皮肤及心、肝、脾、肺、肾、胃、膀胱等多脏器广泛出血斑;采集病猪病变组织,提取RNA,用猪瘟病毒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病料呈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确诊病猪为猪瘟病毒感染。
2016年01期 v.37;No.214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阅读次数:0 ] - 陈浪;韩飞;任惠;
羊巴氏杆菌病是养羊业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布广泛,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针对羊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2016年01期 v.37;No.214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8 ] |[阅读次数:0 ] - 崔丙成;
羊肺线虫病以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症状,对羊的危害较大。介绍了羊肺丝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及诊断,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2016年01期 v.37;No.214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8 ] |[阅读次数:0 ]
- 孙毅;
为了有效预防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发生,提高池塘养殖综合效益,将南美白对虾与草鱼、鲤鱼混养进行养殖试验,结果每公顷平均产虾3 600 kg、草鱼3 300 kg、鲤鱼2 400 kg,每公顷产值11.67万元,每公顷成本7.59万元,每公顷利润4.08万元。养殖实践发现,该种混养模式有效利用了水体空间,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有效阻断病害的传播途径,避免了虾病的暴发;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2016年01期 v.37;No.214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7 ] |[阅读次数:0 ] - 何志清;
岩羊(Pseudois nayaur)系青藏高原特有品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阐述了岩羊资源与分布,总结了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圈养条件下的饲养、繁殖及其疾病防治方面的经验,旨在将该物种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
2016年01期 v.37;No.214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6 ] |[阅读次数:0 ] - 田秀芳;卢磊;姜俊保;李虎;毕学群;
主要从种鸡、种蛋、孵化条件控制三方面分析了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并就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提高种蛋孵化率提供参考。
2016年01期 v.37;No.214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42 ] |[阅读次数:0 ] - 周秀平;
生猪定点屠宰是为了防止传染病传播与蔓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使养殖业进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分析了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2016年01期 v.37;No.214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 ] |[阅读次数:0 ]
<正>《畜牧与饲料科学》(原《内蒙古畜牧科学》)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5-1228/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190。1973年创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办刊宗旨:面向畜牧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开展学术研究与探讨,报道国内外畜牧业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先进技术和科技知识,为畜牧业科学研究和生产服务。
2016年01期 v.37;No.21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0 ] -
<正>2015年10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5版)》。《畜牧与饲料科学》入选统计源期刊,并获颁《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刊源证书》。《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依据科技期刊在同学科、同研究层次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下载频次等多项指标,每年按照"优入劣汰"的原则对其收录的科技期刊进行综合筛选、评定。该年报的学术影响力已被众多学术单位和科研院所广泛认可,是我
2016年01期 v.37;No.214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0 ] <正>中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畜牧与饲料科学》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学术类期刊。1973年创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主要栏目:基础科学、试验研究、水产科学、中草药研究、实验技术、生物工程、实用技术、奶牛专栏、遗传与繁育、资源与环境、饲料科学与动物营养、草业科学、食品科学、畜牧生产、教学研究、兽药科学、动物检
2016年01期 v.37;No.214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0 ] -
<正>《畜牧与饲料科学》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学术类期刊。1973年创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主要栏目:基础科学、试验研究、水产科学、实验技术、生物工程、遗传与繁育、资源与环境、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食品科学、畜牧生产、教学研究、药物科学、动物检疫、经济与管理、疾病防治、工艺设备、生态工程、特种养殖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5-1228/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5190。本刊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方式:邮发和自办发行,邮发代号:16-101。定价15元/期,全年定价180元。可随时订阅,也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
2016年01期 v.37;No.214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