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啊诗;刘盼;张新楠;胡雨露;李玉杰;赵扬;吴尚泽;贺建忠;张梦迪;
[目的]研究棉酚对不同生长阶段雄性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及肾脏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为肉鸡养殖中棉籽粕的合理应用积累基础试验数据。[方法]选取48只同批次1日龄健康雄性良凤花肉仔鸡,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组:对照组(C)、低剂量组(L)、中剂量组(M)和高剂量组(H),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在饲喂基础日粮基础上,C组以及L组、M组、H组每天分别灌胃蒸馏水以及100、150、200 mg/(kg·BW)棉酚1次,直至20日龄,共灌胃20 d;试验期间,记录各组肉仔鸡的采食及增重情况,计算不同生长阶段的料重比;分别于6、11、16和21日龄采集肉仔鸡血液样本,测定血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于21日龄采集肾脏组织样本,制备HE染色切片,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1~15日龄阶段,L组、M组和H组的料重比极显著(P<0.01)高于C组;6~15日龄阶段,M组的料重比极显著(P<0.01)高于L组;16~20日龄阶段,L组和H组的料重比极显著(P<0.01)高于C组,M组的料重比呈负增长。6~21日龄阶段,C组的血清CAT和GSH-Px活力呈上升趋势,L组、M组和H组均呈下降趋势;11日龄时,L组的血清CAT和GSH-Px活力显著(P<0.05)低于C组,M组和H组的血清GSH-Px活力极显著(P<0.01)低于C组;16日龄和21日龄时,L组、M组和H组的血清CAT和GSH-Px活力均极显著(P<0.01)低于C组;21日龄时,M组的血清GSH-Px活力极显著(P<0.01)低于L组。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棉酚灌胃组肉仔鸡的肾小球肿胀,肾小囊间隙变窄,肾小管坏死,肾组织受损伤程度为M组>H组>L组。[结论]从1日龄开始给雄性肉仔鸡连续灌喂20 d剂量为100、150和200 mg/(kg·BW)的棉酚,可降低其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能力,并对肾脏造成损伤;随着灌胃时间的延长,以150 mg/(kg·BW)的剂量影响最为明显。
2023年06期 v.44;No.285 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4 ] |[阅读次数:1 ] - 周云昊;李小冬;宋莉;尚以顺;刘凤丹;裴成江;李世歌;刘军林;
[目的]分离筛选金针菇菌糠来源的纤维素降解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所产纤维素降解酶活性,为菌糠资源的饲料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接种金针菇菌糠样品,采用硝酸纤维素钠培养基进行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培养,利用刚果红培养基初步分析分离菌株的纤维素降解能力;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和生物安全性预测挑选候选菌株,然后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不同温度下生长曲线测定以及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动态分析。[结果]样品经硝酸纤维素钠培养基筛选培养后获得30个独立菌落,所有菌株在刚果红培养基上都能形成明显的透明圈,部分菌株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16S rDNA测序分析显示,30株分离菌被鉴定为韩国假单胞杆菌、明斯特小陌生菌、深红沙雷菌等9个菌种;结合生物安全性预测及纤维素降解能力初筛结果,选取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编号:JK-32)、明斯特小陌生菌(Advenella mimigardefordensis,编号:JK-52)、深红沙雷菌(Serratia rubidaea,编号:JK-56)、马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编号:JK-57)、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s,编号:JK-62)、黏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编号:JK-66)作为候选菌株开展后续试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显示,6株候选菌株接触酶活性试验均为阳性,甲基红试验和二乙酰试验均为阴性。JK-62株的生长受温度影响较小,细菌生长速率和最终细菌浓度在所有候选菌株中表现较好;JK-56株在温度较低(28~34℃)的培养条件下,生长速率和最终细菌浓度均低于其他候选菌株,而当培养温度上升到40℃时,其生长速率与其他菌株相近,并且最终细菌浓度较高。在培养第1~7天,JK-56株的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在所有菌株中均最高;在培养第2、4、5天,JK-66株的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CK菌株。JK-66株的外切葡聚糖酶活性较高,在不同检测时间点均显著(P<0.05)高于CK菌株;在培养第2~4天,JK-56株的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CK菌株。JK-66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候选菌株中表现较好;在培养第3~7天,JK-56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候选菌株中仅次于JK-62株和JK-66株。在培养第2~5天,JK-56株的滤纸酶活性在候选菌株中最高,在培养第5天时显著(P<0.05)高于CK菌株,在此期间,JK-66株的滤纸酶活性也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深红沙雷菌JK-56株和黏质沙雷菌JK-66株纤维素降解酶活性整体水平较高,且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活性表现突出,可以与具有较强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菌种配合成复合菌系应用于金针菇菌糠饲料化开发利用。
2023年06期 v.44;No.285 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5 ] |[阅读次数:0 ] - 高志存;高芸;余舒宁;袁雪波;王薇;万彬彬;崔惠娟;
[目的]优化饲料中粗脂肪超声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草鱼膨化配合饲料为试验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考查分析4个因素(液料比、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不同水平对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优化饲料粗脂肪超声提取工艺参数。采用优化后的超声提取工艺测定草鱼膨化配合饲料的粗脂肪含量,并与索氏提取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重复6次,以此验证最佳超声提取工艺参数。超声提取工艺参数确定后,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13种不同饲料样品的粗脂肪含量,重复6次,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在测定饲料原料和常见动物性饲料产品粗脂肪含量的差异。[结果]影响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各因素的排序为超声次数>液料比>超声时间>浸泡时间;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7.5 mL/g,浸泡0 min,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提取2次;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下,草鱼膨化配合饲料的粗脂肪含量为4.76%(n=6),而索氏提取法粗脂肪含量为4.77%(n=6),试验证明超声提取工艺稳定且可行;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13种不同饲料样品的粗脂肪含量,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该试验确定的饲料中粗脂肪超声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稳定且可行。
2023年06期 v.44;No.285 41-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2 ] |[阅读次数:0 ] - 卢相义;徐玉鹏;阎旭东;屈新月;张海峰;滕霄;肖宇;曹培霞;
[目的]筛选出适宜河北省东部低平原区青贮玉米-饲用大豆间作模式的大豆品种。[方法]选取35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在35 m2(5 m×7 m)小区种植,株距10 cm,行距40 cm,种植密度为17万株/hm2,小区随机分布,重复3次。记录所有大豆品种进入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的时间,计算不同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播种至鼓粒期所需天数)。在大豆进入鼓粒期时进行收割,测定鲜重产量;每个品种每个小区随机选取5株大豆植株,杀青、烘干、粉碎后测定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和粗脂肪(CF)含量。使用SPSSAU软件自带的熵权TOPSIS综合评价功能对所有大豆品种的饲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对各大豆品种的生育期、鲜重产量和饲用品质综合评价排序制作综合分析图。[结果]瑞豆一号的生育期最长,达到100 d;油6019、金豆99、安豆109生育期达到97 d,濮豆5110生育期为95 d;中黄78、北豆17、北豆30、丰豆3号和临豆10号的生育期最短,只有85 d。濉科23(40.48 t/hm2)、濉科9(38.34 t/hm2)、菏豆12(38.06 t/hm2)是鲜重产量最高的3个品种。苏豆16(10.29%)的粗灰分含量最高,金豆99(9.80%)、濉科9(9.76%)、圣地1号(9.57%)的粗灰分含量也较高;皖豆37(29.17%)、嘉科豆1号(25.38%)的粗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种;安豆109(6.33%)、丰豆3号(5.93%)、皖豆15(4.97%)的粗脂肪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种;丰豆3号(24.05%)、临豆10(24.38%)和皖豆37(24.46%)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品种;濉科12(31.52%)、金豆99(32.82%)和濮豆5110(33.39%)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品种。饲用品质综合评价排名前五位的大豆品种为金豆99、濮豆5110、安豆109、濉科12、皖豆37。不同大豆品种的生育期、鲜重产量和饲用品质综合评价排序综合分析图显示,瑞豆一号、安豆109、濮豆5110和金豆99四个品种在三个方面表现均较好。[结论]瑞豆一号、安豆109、金豆99和濮豆5110四个品种可以作为河北省东部低平原区青贮玉米-饲用大豆间作模式的候选品种。
2023年06期 v.44;No.285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8 ] |[阅读次数:0 ] - 李莲红;韩学琴;罗会英;邓红山;刘进娣;刘昀;金杰;张美艳;
香茅含有萜类、醛类、醇类、黄酮类、多酚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能发挥抑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调控肠道健康等生物活性功能,对畜禽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应激能力、抗寄生虫能力以及畜产品品质有显著的提高作用。综述了香茅的营养价值、生物活性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等,旨在为香茅的开发及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2023年06期 v.44;No.285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5 ] |[阅读次数:0 ]